首页 > 沂蒙论坛 > 楼市房产

盖房子

admin 楼市房产 2022-12-31 20:15:3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盖宅子

        从古至今,临沂人居住的房屋,从草房、“四不露毛”的房,发展到现在的瓦房、楼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间可以说是清一色的草房。这一时期,村民盖草房打地基不同于其他地方。南部平原只是把表层的干土除去,选择潮湿的粘土加高,然后用石夯夯实,一般约一尺多,这是房的墙基。山区丘陵,先是挖三四十公分的地基槽,上面用石头垒,一般高于地面三四十公分,有的垒到窗台。这里人叫“坚脚”,也就是房的根基。无论平原还是山区丘陵,坚基以上,一般都是用土打成的,人们叫打墙。还有的用泥做成块,叫“积块”,晒干后直接垒墙。盖房一般用麦桔、稻草,山区有的用野生的黄草。用草盖房容易腐烂,一般五年换一次新草。但是这里的人们过去住惯了草房,乍一换瓦房时还不大习惯。其实,草房有草房的好处,因为墙是土打的,房顶的草厚厚的,住着这样的房,冬天暖夏天凉,利于养生。这些年旅游业发展了,许多地方的农家乐旅游区搞得红红火火,最引人注目的是草房,许多年轻人说,住着这样的房舒坦,这大概叫回归自然吧?

        一些地方,主要是北部山区,有的盖房全用石头,大一点的石头做房基,小一点的用来垒墙,选择薄石片当瓦,清一色的石头房。至今一些深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房,老年人还住着,坚固耐用,大概成了古迹吧。个别贫困的农民,则住在上尖周圆的草棚,俗称“团瓢”。四个角木棍做柱,四周用土坯垒砌,房顶象雨伞形,复盖着草扇子,这种团瓢大都做厨房用。团瓢早在八十年代就消逝了。解放前只有少数地主才住上瓦房,当时都是旧式小瓦,灰色的。过去在临沂农村,无论什么样的房子都不设置后窗,前面开窗但很小,全用木头制作,透风透光都比较差,致使室内阴暗,夏天容易潮湿。

        七十年代流行建设带砖垛的,四角砖柱、房檐压瓦的房,人们叫 “四不露毛”。屋檐和两哨用三趟瓦,瓦上面仍然是草,屋脊用脊瓦。还有砖木结构的“全砖瓦房”,房檐高3.2米,宽5米,后墙开有小窗,前面采用玻璃门窗,室内比过去宽敞明亮多了。80年代后多建“前出厦砖瓦房”和“钢筋混凝土平房”,宽7.5米,高3.5米,水泥地面,前后门窗都安了玻璃并嵌纱网。九十年代之后,全一色的砖瓦房,有起脊的也有平屋,象盖楼一样用钢筋打圈梁,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宽敞。地面铺瓷砖,安装了天花板,配上了风扇。富裕的百姓开始盖起了二层小楼。实行旧村改造和改村庄为社区的,盖起了小高层和高层,设计、设施不比城里的差,村民变成了居民,村庄变成了社区。

        临沂农家盖房,经历了从无偿帮工,到以工换工,再到合同包工的变化。六十年代前,基本上沿续了旧社会的习俗,都是亲朋邻居互相帮忙,今天我盖房,你来帮忙,明天你盖房,我去帮忙。最多请一个木匠,请一个有专业技术的大工负责技术指导。房主对帮忙的人只是一天管三顿饭,这种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用工方式,看起来是无偿的,实质上是以工换工,也是有偿的。改革开放之前,村上生产队的体制实行的是工分制,盖房除了外村上的亲戚,仍同原来一样,不给报酬。本村的帮工采用的是以工顶工的办法,房主把自己的工分划到帮工的名下。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村上原来盖房的一些能工巧匠,挑头成立专业队,旗号打出来,农民盖房就找他们。开始仍保留过去一些习俗的痕迹,房主自己备料,按天支付报酬,有的还是一日三餐管饭。有的开工、上梁、结束时各管一顿饭。这期间建筑队一般只在本村。九十年代后,成立了跨村跨乡建筑队,哪里盖房就到哪里去。随着建房标准的提高特别是楼房建设,建筑队由最初的一双手和简单的建筑工具,发展到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农民盖房不再管饭,不再支付工钱,不再自己备料,而是与建筑队签订合同,规定了盖房标准、时间和费用,不再象过去那样操心费力、欠人情了。一手交钱,一手交房。人们对这种先进的用工方式顺茬了,适应了。

           盖新房是一家人的大事、喜事,临沂人看得很重。除了划宅基地要请风水先生,盖房子的整个过程都很讲究。开工、上粱、安门等重要环节都要选择黄道吉日,都要贴红色对联。比如“安门大吉”、“安窗大吉”、“昨日太公从此过,说是今日好安门”、“上梁大吉”、“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与德为邻,择仁而居”等。如盖三间瓦房,中间一间的脊檩上缠上红布,将一双新筷子用红绒绳绑在脊檩中间,红绳下穿上制钱,钱下系红布。开工、安门、上梁和完工时都要燃放鞭炮,并给建筑工分发香烟、点心、糖块。有的还置办酒席招待施工人员。房屋建好搬进新居,亲友要带上锅饼、锅、盆、勺子等生活用具,前往祝福乔迁之喜,俗称“温锅”。主人备办酒席,款待亲友,温锅之俗在城乡逐年盛行。

           城市居民住房不断改善,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平房、低层楼房发展到现在的小高层、高层;由砖混结构和水泥板到钢筋水泥浇筑;由不装修、涂上石灰就住人发展到室内外装修都用上了安全环保的新材料;由交费住公房发展到房改房、商品房;由小面积发展到复式的大面积,还有的住上了一户一楼的别墅。人们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lt/lzyl/2022-12-31/71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