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拍客团 > 日照站

故乡里的中国|“北漂”小夫妻:随县城父母回农村过年

田秀华 日照站 2020-01-25 16:57:1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沂蒙网(张守磊): 故乡里的“北漂”小夫妻:张益达夫妇
随县城父母回农村过年 儿子结婚那年,媳妇儿带着她在北京商场里买鞋,她瞅着哪双都贵。但拗不过孩子们的心意,她还是挑了一双不到400元的皮鞋,“俺还没穿过这么贵的鞋。”张益达有些惭愧,父母脚上的鞋一般一双只要百元左右,价格甚至不及儿子一双只能穿两季的鞋。 两岁的儿子牙牙学语,赶在2020年春节前学会了“回山东老家”。这感觉让张益达似曾相识。 张益达是山东省中部腹地的临沂市沂水县人,那座小县城离北京有600多公里。2005年来北京上大学后,张益达便在此定居,记不清从哪年开始,他口中的“回家”变成了“回老家”。 小时候,张益达概念中的“回老家”,是从沂水县城回到日照市莒县上涧村(现日照市岚山区上涧村),那是父母出生、成长的地方。那时每逢春节,小巴车不知颠簸多久,把一家人送到村前的土路上,步行五分钟,便可以到爷爷家或者姥爷家。 现在,回老家的路变了,342国道自驾还乡,一个半小时不再颠簸。人也变了,他要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子回沂水老家,再跟随父亲、母亲回上涧村的老家,一起给长辈们拜年。 农历腊月二十,母亲就在微信上吩咐了:过年回家什么都别带,家里都有。但刚进腊月,张益达就开始在下班后和休息日张罗回老家的年货了。 买手表是因为2019年的一件小事。去年“十一”父母来北京小住,离开很久后,妻子才在床下发现了一块旧手表。张益达不认识这块表,是个他没见过的牌子,表盘磨损比较严重,表面有划痕,里面掉落的小装饰让整块表看起来斑斑驳驳,晃动一下表针就会被打到。 张益达没听父母说过落下了什么,但他肯定那是父亲的表。“都这样了,得给他买块新的。” 逛商场跑专柜、回家刷手机,张益达挑了快一个月。这个平日里的“电子控”可以自己攒电脑,还能帮亲友在五花八门的电脑、手机、音箱、耳机等产品中按照性能、性价比等不同需求排序。但帮父亲选一块手表,却把他难住了。 在张益达的印象里,父亲一直就有戴手表的习惯,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没留意过父亲的手表什么样。他在心里揣测着父亲喜欢的款式,向朋友咨询什么样的表更适合老年人,“没想到这事儿还挺难。” 最终,他花了1200多元买了一块天王表,简约的银白色表盘上没什么特别装饰,也没有附加的特殊功能。“这种最好,不要花里胡哨。” 出发前,这块表先被放入了行李箱,又被挪到背包里,最后被妻子放进了贴身的手提包。张益达怕表被压坏了,“也不能和孩子那些东西堆在一起,别回头找不到 确定款式前,张益达至少试穿了10双,每双似乎都不错,但他不清楚父亲是否喜欢。好不容易敲定了黑色轻便的健步鞋,外表低调,鞋底松软——这是妻子的推荐,他觉得在理。但尺码问题又让他考虑了很久。虽然知道父亲的鞋码是43号,但他拿不准父亲脚有多肥——老人的脚会变胖、变胀,鞋子有时需要买大些。他原本买了一双43号的,可拿回家越看越小,又让妻子去商场换了一双大的。 不过今年春节,张益达没给父亲买酒。那是过去每次回家都会送给父亲的礼物。 父亲爱喝酒,酒比手表、运动鞋更让他喜欢。但父亲太爱喝酒了,如今50多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心脏和血压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 张益达和母亲苦口婆心劝父亲戒酒无果,只能在行动上让他少喝甚至不喝酒。腊月里采买年货时,他每次都在超市的酒架边徘徊许久,最后一次去超市甚至把一整箱二锅头放进了购物车。可结账时,这箱酒被拎了出来,重新放回了货架上。 除了给父亲的那些礼物,夫妻俩还买了几个装满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北京特色糕点的大礼盒。橙子、蓝莓也都塞进去了,还有三四百元一箱的进口车厘子,个头大,每一颗都红得发紫。 没多久,小500升容量的后备厢就被塞满了,副驾驶座上也堆成了小山。这像极了儿时随父母从县城回农村老家时的情景。“那时候哪怕要辗转两次跨市公交车,他们也是能背的背,能提的提,想尽办法带些年货。”张益达说: 张益达的父母都是上涧村人,先后从村里考出来,留在了沂水县城工作。在张益达的记忆中,20多年前,他们从县城带回老家的吃穿用度在农村都算稀罕物,“糖果、点心、水果、鱼、酒,村里是买不着的,拿回来各家都不够分。” 现如今轮到他回老家,北京有的县城都有,就算县城买不到,网购下单也是隔天就到。所以他每次带回老家的年货都不怎么“稀罕”,而是一些像车厘子那样父母不舍得花钱买的贵东西。 对于母亲来说,儿子生活在北京,挣再多钱也要花在刀刃上,但她和老伴显然不是那条“刃”。儿子结婚那年,媳妇儿带着她在北京商场里买鞋,她瞅着哪双都贵。但拗不过孩子们的心意,她还是挑了一双不到400元的皮鞋,“俺还没穿过这么贵的鞋。” 张益达有些惭愧,父母脚上的鞋一般一双只要百元左右,价格甚至不及儿子一双只能穿两季的鞋。 除了父母,张益达与老家的接触越来越少。那片他自幼生活过的、熟悉的土地,在他的脑海中已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陌生。 这些年里,家乡的老友到北京开会、学习时会与他见面,借着一顿饭的工夫聊聊彼此的生活。县城变成了围城,外面的人看着里面的人舒心惬意,有时间挣钱,有功夫花钱,拼得起房子和孩子;里面的人认为外面的人光鲜,还在追忆着上学时想象中的诗和远方。 其余多是微信里的沟通。母校沂新中学翻新,过去和发小嬉闹的教学楼已经拆了好几年;家门口的小沂河正建起两座廊桥,遛弯儿纳凉更方便了;下班路上,母亲又在河边的公园里抓了“结留龟儿”(蝉),这是张益达儿时和父母经常抓来打牙祭的美味。 不过这些七零八落、细枝末节的图景,已很难在张益达脑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记忆中的县城。 从县城到农村:四代同堂过大年 腊月二十九,母亲李勤五点多就起了床,开始收拾东西。这一天,她要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回上涧村的老家。 尽管不爱吃牛肉,但头几天,她把一大盆牛肉在炉子上炖了好几个小时,炖到又软又烂。这是她为老家的长辈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与张益达一样,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是李勤春节时最重要的仪式。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双方老家相距上千公里,每两年才有这一次阖家团圆的机会。 儿子从北京带回的特产也被她分装成小包,哪些东西要给谁,她心里早有了数。“这盒茶叶给你姥娘(姥姥),她属龙,肯定喜欢。”那盒茶叶的包装上有一个金黄色的龙形雕塑。 过去回一趟农村老家,算上换乘等车的时间,要三个多小时,“不这么折腾哪是过年呢?”李勤说,现在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她相当满足。 李勤92岁的母亲在村里独居,一个人住在一间七十多年的老房子里。  老人身体硬朗,不愿到同村的儿子家中居住,平时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她恋旧,不愿儿女过渡修缮这间老屋,虽然院子里的月季花一年比一年繁茂,但老房始终是泥墙、木门、老家具,一切都是她童年记忆里的模样。 大年三十这天,同村的亲戚以及从北京、天津、日照、临沂赶回的孙辈们齐聚老人家中,无所谓什么丰盛的家宴,但必须要来拜拜年,探望一眼。轮到张益达的儿子拜年时,孩子口齿不清地喊着“老姥姥”。老人耳背,更是听不清楚,对着曾孙笑眯眯地念叨“好孩子,好孩子”,还端出了备好的吃食。 除夕当天从上涧村返回县城,张益达收到了亲戚们送来的“年味儿”。新京报 张静姝 摄 张益达夫妇也在姥姥家见到了各家的婶子、妗子们,尝到了她们端来的豌豆馍、夹糕、枣山、发团、油炸粿子。这是他一年才能吃一回的旧味道。“发好的白面里夹一层糯米,蒸熟后四方切块,吃的时候再上锅馏一下。可得小心啊,烫嘴!” 离开上涧村时,贤惠的山东媳妇们做出的传统面点,亲戚们秋收的花生、板栗,还有婶子头天夜里刚刚宰好的鸡全被装进了张益达的车子。去的时候,后备厢是满的,回来时,后备厢被塞得更满。 

:张守磊
通讯员:张静姝
审核:田秀华
热线1576331505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pkt/rizhaozhan/2020-01-25/24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