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栏目顶部广告位 |
-
娄家骃:土炮团长 坚贞不屈”
娄家骃
1933年9月,在蒙阴县岱崮镇的龙须崮,爆发了一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暴动。这次暴动虽然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震撼了沂蒙山区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扩... -
郑 信:一人开荒24亩”
郑信
上世纪40年代,作曲家王杰谱写了《郑信开荒》一首歌,歌唱了1个人开荒24亩地的开荒模范郑信,曾在沂蒙根据地广泛传唱。
郑信(1889-1956),莒南县大山前村人。194... -
祖秀莲:沂蒙红嫂 美名远扬”
祖秀莲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 -
刘加其: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刘加其
刘加其(1928.8-1951.6.7),费县探沂镇马山村人。1944年,刘加其参加了八路军,在费县马庄区中队当通信员。1946年11月,刘加其随区中队升级,编入新四军一师一团一营... -
谢辉:庄户县长 水利干将”
谢辉
谢辉(1909-1968.6.25),原名谢锡章,曾用名谢奇,字焕文,莒南县十字路镇人。1931年8月,谢辉因发表对国民党政府不满的言论,被捕入狱,以共产党嫌疑罪名被判刑3年零4个月。在... -
万春圃:从“万三爷”到副司令”
万春圃
罗荣桓曾经这样评价“万三爷”万春圃:“一个从旧营垒中走出来的人,坚持站到了革命人民的这一边,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转变确实是难能可贵... -
徐敏山:牛倌飞虎 两袖清风”
徐敏山
战争年代,徐敏山的名字,在沂蒙山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都知道他是牛倌出身的好县长,更知道他是使敌伪胆寒的著名战斗英雄。
徐敏山(1905-1966),沂... -
王保科:四十春秋隐功名”
王保科
提起王宝科这个名字,当年在沂蒙革命老区乃至整个山东都是响当当的,谈起王宝科的丰功伟绩,时光还得追溯到1918年。
王宝科(1918.6—2004.2)山东... -
纪丕福:苦命孩子中状元”
纪丕福
1946年12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第一个团支部在莒南金沟官庄建立,纪丕福当选为团支部书记。
1946年9月,为了适应国内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 -
颜真卿:一门三忠烈 流芳万古铭”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135] )人 ,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
刘永良:“一门三忠烈””
“一门三忠烈”——刘永良
南县革命老人刘永良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从抗日战争开始,先后把自己的3个儿子送上前线,3个儿子全部为国捐躯,他的忠义... -
秦鸿钧:红色电波联国际”
秦鸿钧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句曾令无数志士扼腕慨叹的豪言壮语,出自著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电影主角的原型,就是沂蒙山区的早期共产党员... -
孙玉兰:百岁老人新党员”
孙玉兰
她,一个穿越烽烟,见证历史的世纪老人;她,一个舍身架桥,踊跃支前的百岁红嫂;她,一个爱党敬党,无私奉献的党外战士。2002年4月,在党的81岁生日来临之际,孙玉兰,这位沂蒙... -
吕宝兰:沂蒙“刘胡兰””
吕宝兰
在中国,刘胡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年仅15岁的农村姑娘,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用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 -
王步荣:四儿一女上战场”
王步荣
1945年,《鲁中大众》和《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这样一支脍炙人口的诗歌:“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参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彭大娘四儿一女上前方。”把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栏目底部广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