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沂蒙薪火 谱写时代华章〞山东省第三十届基层作家培训班在临沂举办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3日至16日,“赓续沂蒙薪火 谱写时代华章”山东省第三十届基层作家培训班在临沂举办。本次培训班由山东省作协、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省文学院、临沂市文联承办,临沂市作协协办。
开班式上,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曲艺讲话;临沂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临沂市文明办主任周晓东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翟文铖,省文学院院长杨华,省作协主席团委员、临沂市作协主席张岚参加开班式。开班式由临沂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杜常芹主持。
曲艺在讲话中表示,本届培训班在临沂举办,目的是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作家切实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以文学形式进一步发扬光大沂蒙精神,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更好展现文学作为、贡献文学力量。希望学员们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高质量推动文学实践,以文学笔触解码“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密码,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临沂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要着力服务强省建设,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任务,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开展文学创作,从新时代最生动、最广阔的人民生活和奋斗实践中提炼故事与形象,努力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彰显文学鲁军的时代担当。
周晓东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培训班是一场跨越时间长河的文学接力,更是一次赓续红色文脉、谱写时代新篇的精神远征。近年来,临沂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创作文艺精品、传递核心价值、建强文学队伍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希望以本次培训班为契机,团结引领文学工作者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积极投身新时代文学创作,让红色基因融入文学血脉,把沂蒙故事写进时代长卷。
杜常芹在主持中指出,本届培训班落地临沂,既是对临沂市文学工作的认可与激励,更是对沂蒙作家的关怀与期望。希望学员们珍惜机遇、潜心学习、严守纪律、团结共进,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在真诚的对话中共同成长,力争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气象、贴近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
本届培训班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家、编辑授课,组织开展文学创作座谈交流会并安排现场教学活动。翟文铖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授课,着重探讨了文学创作者应如何凝聚发展共识,坚持正确创作方向,不断增强文艺效能,持续打造文学精品;山东画报出版社副总编辑秦超结合出版工作经验,以《老照片》杂志为切入点,为大家分享了主题出版、选题策划等相关内容;《青年文学》主编、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张菁以“时代、文学与青年的自我表达”为题,阐述了当代青年文学创作现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省作协主席团委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青岛文学》主编李林芳梳理了当下诗歌创作现状和主流诗歌发展走向,并结合个人诗歌写作与诗歌编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诗歌的抒情性、日常叙事、海洋诗歌、行业诗歌等方面进行授课;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为大家分享了自身的阅读与创作经历,详细阐述了“行走”对作家创作的重要性,指出要把人生经历化作文学力量,在创作中不断拓展文学的边界;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发展研究处处长、副研究员聂梦介绍了中国作协“两个计划”,倡导作家在创作中深入生活、以人为本,构造意义、情感、历史的共同体,同时分析了当代青年写作的现状、创作困境及创新方向;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月报》《科幻立方》执行主编徐福伟以当下科幻小说文本为例,分析了科幻小说为传统小说创作带来的叙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并从故事空间、哲思空间、情感空间三个维度以及实践层面阐述好小说的标准;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散文选刊》主编陈宏伟以帕穆克等作家的文学文本为例,分析了“冲突”“结构”“意味”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大家进一步探索新的文学主题与表现形式。
文学创作座谈会上,李林芳,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出版研究院院长刘耀辉,《百家评论》编辑孙涛,《临沂日报》副总编辑刘元娟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和相关经验,为学员们介绍了文学创作、文学投稿、图书出版等内容,并为学员们就创作与出版问题答疑解惑。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参观了中国百年电影文化体验馆、观看了影片《大突围》。大家在光影艺术的发展变迁中重温历史,在影片的观看中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文化共识。
在结业式上,曲艺,杨华,临沂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泳,张岚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结业式由杨华主持,于泳作总结。
于泳指出,本届培训班呈现出高度重视、组织周密,名师荟萃、内容翔实,成效显著、意义深远等特点,成功为广大基层作家充电赋能,指明了创作方向,必将进一步推动临沂市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希望学员牢记创作初心,坚守文学理想,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学员代表刘晓峰、马庆珍在结业式上发言。他们表示,本次培训既是一次文学创作的“充电续航”,更是一场锚定初心、扎根时代的“精神之旅”,今后将以全新的姿态磨砺笔锋,挖掘沂蒙“红色宝藏”,确保学有收获、学有所成。
本次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60名学员参加线下培训,410名作家参加线上培训。
(文/邵宇欣 图/邵宇欣、刘广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js/xw/2025-10-17/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