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文学 > 诗词歌赋

杨浩然诗歌作品:六月初六故事多

admin 诗词歌赋 2025-07-01 22:34:1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六月初六故事多
        
  文  //  杨浩然

石榴燃炬红似火
鸣蝉齐奏交响乐
稻谷秀穗扬花时
田埂飞跳花喜鹊

大美蒙山百合香
六月沂水又赏荷
天山昆仑同登越
山河无恙心胸阔

六月初六故事多
华夏古典骚墨客
六月六日看谷秀
耳熟能详山神爷

六月六是什么节
浩瀚烟波习俗多
史海钩沉妙无穷
正宗地道有传说

六月六日天贶节
民间信仰亦特别
山神庙前供猪羊
儿时盼把羊汤喝

六月初六吃瓜果
亲友聚会品玉液
手抓羊肉清蒸鱼
面囊沙葱肉夹馍

体育中心健身热
植物园里读三国
难得清闲树下坐
且把蛙鸣当欢歌

六六大顺六月六
顺水顺风顺心乐
一顺百顺运势顺
珍惜当下好生活

走坑越坎爬山坡
风雨洗礼一路歌
笑迎日升看月落
健康平安最快乐

最是心灵当纯洁
正气浩然是本色
人间不平鼓与呼
吃瓜看戏实邪恶

厚道处事行且稳
诚信待人更执着
机关算尽能奈何
留得口碑美誉博

六月阴雨湿气重
腰腿容易感风邪
健步锻炼勿超量
有氧运动最适可

清晨聆听轻音乐
静心养神平气血
除郁解忧化伤悲
宣肺舒肝积善德

转瞬即逝日如梭
小忆半载总奔波
神闲气定斗志坚
守得云开见明月

风和日丽接祥和
潇洒开心浩然哥
鸿运当头火火火
人生知足乐趣多

风生水起顺天成
平安喜乐品生活
时来运转如期至
不负时光不负我

【后记】

        农历六月六,也是今年阳历六月最后一天,我在乌鲁木齐过节。六月落幕,新日启航,过往皆为风景。明天又是党的生日,七月开门红,七月每一天,都有笑声绽放,七月每一程,都有平安护航,七月每一秒,都有健康平安,如"7"而至,好运连连,顺遂无忧,幸运不断,温暖相伴,拥抱每一份不期而遇的美好。
        咱们华夏好多古典正宗的传统节日,时间节点很有意思。也都是按照农历说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自不必讲,而那些月份和日子数字相同的却不少,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很有讲究的日子。
        农历六月六称重阴节,古人觉得数字“六”代表阴,六月六双阴叠加,就成了“重阴之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庆祝方式。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在这一天,人们会庆祝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祈求五谷丰登。同时,这也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以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
         记得小时候,村里要集体宰猪杀羊,家家户户“随份子”,这是我期盼已久的犒劳肚子解馋的日子,大人小孩都去山神庙前烧纸焚香磕头放鞭炮,热热闹闹,好不快活啊。
        “六月六,看谷秀”,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农业谚语。此时,玉米开始吐须,稻子正在扬花,正是庄稼“秀穗”的关键时期。有经验的农民会在这天到田间查看庄稼的生长状况,仔细观察谷粒是否饱满、叶子是否翠绿。如果发现庄稼苗头发黄、长势不佳,就会立即采取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措施,因为这关系到秋收的产量,是决定粮仓是否能装满的大事。
        这一习俗体现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盼。它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提醒人们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
        各地饮食习俗不同,北方部分地区有“六月六,吃包子”的说法,寓意家庭团圆;南方则有些地方会吃汤圆,取“团团圆圆”之意。中原地区称为“炒面节”,人们会将小麦炒熟磨成粉食用,据说能避暑祛病。
         有些地方把六月初六叫“伏羊节”,有“伏羊补身”之说,通过吃羊肉、喝羊汤来驱寒祛湿。因为伏天快到了,天气炎热,老传统讲究“以热制热”,吃顿热乎乎的羊肉,发发汗,反而能凉快下来。
        在我的老家沂蒙山,六月六有敬山神的习俗。山神爷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种神灵形象,被认为是掌管山脉的神。山神爷,又称山神、山君,是主管牲畜、家禽、狼、虫、虎、豹的神。过去当地的村庄道旁、三岔路口多建有山神庙。相传狼是山神的狗。人们耕种、打柴、狩猎遇到不利,或遇到畜疫、兽害、虫灾多烧香磕头求助于山神。
        沂蒙山区这天有出嫁的姑姑回娘家的传统,家家户户会邀请已出嫁的姑娘回家团聚,增进家族情感。
        这一天叫天贶节,《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掩盖订立“澶渊之盟”的耻辱,假托梦见神人告知降天书于京师和泰山,遂定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意为上天赏赐的节日。古书《名义考》里也有记载:“六月六始于宋,以天书降,诏为天贶节”。
        这天还叫娘亲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六月六也被视为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纪念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妻子嫘祖,六月六(黄帝与老婆嫘祖成婚日,也是其老婆的生日)为母亲节且“萱草花”才是母亲节的花。嫘祖被认为是丝绸的发明者,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因此,农历六月六也被视为对母亲的一种尊敬和感恩。
        也称洗象日,在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暑热天时,大象就在都城附近的积水潭中洗浴嬉戏,引来百姓争看围观。
         还叫晾经节,在这一天,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要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把所存的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
        六月六称晒伏,民间的轿铺、估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都要晾晒各种商品。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民谚有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六月六晒衣物、物件,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传说这一习俗源自武王伐纣时军队遇雨衣物潮湿,六月初六天晴后武王命令部队翻晒衣服,后来流传至民间。也有说法称和乾隆皇帝有关,当年他下江南遇雨,衣服淋湿后在六月六晒干,后来民间就传开了这天晒衣不生虫、晒书不发霉的说法。
        农历六月六是一个多元化的节日,包含了农业庆祝、祖先崇拜、母亲尊敬、皇家仪式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这些节日和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朋友们,在这民俗节日里,以喜乐之心问候珍视之人,以赤诚之情祝福牵挂之人。愿我们精神爽、心境佳、运势顺、身体健,诸事皆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x/shicigefu/2025-07-01/95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