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霸:三国武将琅琊相
zhangzuoqin 历史人物 2023-11-25 10:18:2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琅琊相臧霸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
臧霸字宣高,生卒年月未详,费县方城镇古城里村人,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著名大将,曾任琅琊相。他为人正直义气。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三国志》中,称他为"气节之士"。
据《三国志》记载:方城镇古城里村,在三国初年是泰山郡华县县城,臧霸的父亲臧戒在县城当管理牢狱的小官,因为性情刚直,反对泰山郡太守徇私杀人,被逮捕押送泰山郡府。
年仅18岁的臧霸听说后,非常气愤,召集了十几个要好朋友前去追赶,在费县西部山道上将父亲劫回。臧霸勇猛异常,当时100多名押送士兵,无一人敢上前阻拦,纷纷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臧霸和父亲不敢回华县,只得流亡东南郯城一带。为混饭吃,参加了徐州太守陶谦的队伍,不久升为骑都尉。当时,官军和黄巾军作战频繁,有本事的人往往自成一军。臧霸作战勇敢,正直义气,士兵敬服归奔,于是他拥兵自立,驻扎在临沂市北峨庄一带,成为一方统帅。
黄巾起义时,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率部将孙观、吴敦、尹礼助兵吕布,吕布失败,臧霸隐藏,被曹操寻得,不但不杀他,反而非常喜欢他的勇武,派他招集旧部,并委他为琅琊相,兼理青徐二州。
曹操的部将徐翕、毛晖在兖州叛乱,失败后逃奔臧霸。曹操派刘备告诉霸臧,要他把徐、毛二人的首级送去。
臧霸对刘备说:"我所以能自立于世,就是因为不做这样伤仁害义的事。我受曹公不杀之恩,不敢违他命令,但王霸之君可以义告,不可强迫,请你替我向他说明!"曹操听了汇报,后来感叹地对臧霸说:"这是古人的行为,你能做到,这也是我的愿望呀!"遂不杀徐、毛,反将他们封为郡守。
臧霸也以仁义受到曹操的器重,在此后的征战中,臧霸屡建战功,皆得封赏,先后封为都亭侯、威虏将军、沛国公等。
在讨伐东吴孙权的战斗中,臧霸顾全大局,舍生忘死,深得曹操赞赏,拜他为扬威将军。后来孙权乞降,曹操大军返回,独留臧霸和夏侯惇驻守居巢等地。
《三国演义》电影中几次重大战役见不到他,是因为他被曹操派到芒砀山区剿办土匪去了。
曹操儿子曹丕即位,升这位老前辈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又为执金吾。国家遇大事,曹丕就请他拿主意,一时成为朝中重臣。死后,朝廷加封"威侯"。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增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不久逝世,追谥曰威侯。其子臧艾嗣任。《魏书》称臧艾“少以才理称,为黄门郎,历位郡守。”臧艾官至青州刺史、少府。死后谥恭侯。其子臧权嗣任。臧霸前后有功,封其子三人为列侯,赐一人爵关内侯。臧霸其中一子臧舜,字太伯,为晋朝散骑常侍。《武帝百官名》称臧舜“才颖条畅,识赞时宜”。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现在生活在费县及临沂北部的臧姓人家,应是臧霸的后人。
(作者:王有瑞 编辑:张作勤)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lishirenwu/2023-11-25/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