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栏目顶部广告位 |
-
沂蒙红色刊物:《文化翻身》·《群众文化》”
《文化翻身》创刊号
1946年12月1日,《文化翻身》在临沂县独树头村(今属临沂市河东区)创刊,始由山东省青年联合会编辑、山东新华书店总店出版发行,后由山东新华书店总... -
沂蒙红色刊物:《山东教育》”
《山东教育》
1945年12月15日,《山东教育》在临沂创刊,为月刊。山东省政府主办,山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山东新华书店总店出版发行。该刊领导成员有杨希文、孙陶林、孙... -
沂蒙红色刊物:《新华文摘》”
1945年11月20日,《新华文摘》在山东临沂创刊,初为半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刊、月刊。由《新华文摘》社编辑,山东新华书店总店出版发行,是山东解放区第一个文摘报的综合刊物... -
沂蒙红色刊物:《戏剧》”
1945年1月,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为满足根据地军民开展文艺活动的需要,将停刊的《戏剧杂耍集》改版为《戏剧》,在鲁南出版,为月刊。该刊的主要任务是:供给农村剧团和部队...
-
沂蒙山区对神的祭祀习俗:对天神的祭祀”
敬天神
旧时,遇上大旱,百姓盼雨心切,就乞求老天爷帮忙。村里的一些年长者,就张罗进行敬天神的活动。在比较宽敞平坦的地方,摆上桌子,放上香炉、酒、西瓜、苹果、香蕉... -
沂蒙红色刊物:《山东医务杂志》”
1944年1月1日,山东军区卫生部在鲁南创办《军医杂志》。刊物出至第一巻第三期,经编委会研究决定,改变刊名,扩大内容。1945年1月从第二巻第四期起,名为《山东医务杂志》,...
-
沂蒙红色刊物:《滨海农村》”
1943年4月,中共滨海区党委成立。同年冬,区党委为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创办了刊物《滨海农村》,由《滨海农村》社主编,山东新华书店印行。创刊时为油印,后改为石印。32开合订...
-
沂蒙山区对神的祭祀习俗:对观音菩萨的祭”
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过去,临沂民间信仰观世音菩萨的较多,有的在家供奉,有的在庙祭祀。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特别是自然灾害缺乏科学认识,就寄托于观... -
沂蒙红色刊物:《农村生活》”
1943年8月,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了通俗性刊物—《农村生活》。该刊第三期起,由滨海区文化协会出版。
《农村生活》开始为月刊,1944年起改为半月刊,... -
沂蒙红色刊物:《山东画报》”
《山东画报》社于1943年7月在莒南县大店镇何家店村成立,8月正式出版《山东画报》。其前身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士画刊》。《山东画报》开始时...
-
沂蒙山区对神的祭祀习俗:对财神的祭祀”
财神
财神是古代临沂民间普遍信仰的对象之一,大概也是那时普遍贫穷导致的所思所依所盼。旧时,在正月初四晚上,也就是财神生日的前一夜,有些农家特别是店家商铺,忙碌... -
沂蒙红色刊物:《山东文化》”
《山东文化》
《山东文化》于1943年3月创刊,为32开本月刊,开始时由刘知侠、尚力科二人为编辑。同年11月改为16 开本,燕遇明任总编辑,刘知侠任副总编辑,张云非、尚力科等... -
沂蒙山区对神的祭祀习俗:对城隍的祭祀”
城隍庙
解放前临沂城和县驻地,一般都建有一座城隍庙。庙里有两座城隍像,一座是泥塑的,固定不动;一座是木雕的,大小与真人相仿,能立能坐,以供抬着出巡用的。庙的大殿正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栏目底部广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