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卫往事钩沉,韦杨两家再续前缘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卫所制度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而卫所制度的主要特色在于军户世袭、屯田生产和严密编制体系。一般一卫约5600人,相当于现在一个师的编制。设指挥使为最高长官,正三品,相当于师长;指挥同知为副职,从三品,相当于副师长;指挥佥事负责分理军政事务,正四品,相当于保障部部长;镇抚负责军纪军法,从五品,相当于政治部部长。


韦㫤,原籍江南涞州人(民国版《临沂县志》为北直涞水人),始祖哈喇那海,洪武时征讨有功,赐姓韦,授羽林前卫指挥同知,世袭至㫤,成化十八年,调沂州卫,承袭先后如下:㫤—端(民国《临沂县志》备注为㫤叔)—英—官—守智—邦臣—儆弦—祚兴。韦邦臣,万历十一年中武进士,升镇边参将。韦儆弦,万历三十五年中武进士,任凤阳府留守都司(民国《临沂县志》为中都留守司副留守)。韦祚兴因明末守城有功,以安南都建加授游击将军。

韦杨两家即为同事,又为姻亲。王璟,明朝沂州人,成化八年进士,历仕四朝,官至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赠少保,谥恭靖。杨氏五世祖杨玉三女嫁给了王璟长子王士真次子王宗续,王士真之女又嫁给了韦氏第七世祖韦官,此为第一处姻亲关系。
彭氏家族是沂州卫世职家族,历代世袭指挥佥事。万历时,彭文炳承袭,因功封游击将军。韦氏第九世祖韦邦臣长女嫁给了彭文炳,彭文炳的姐姐又是杨氏第十世祖杨肇基的妻子,此为第二处姻亲。
魏氏家族也是沂州卫世职家族,历代世袭指挥同知。万历时,魏明臣承袭,有一女嫁给了韦氏第十一世祖韦祚兴,又有一女嫁给了杨氏第十一世祖杨御庄,此为第三处姻亲。
全良范,明朝沂州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副使,监管河道。韦氏第十二世祖韦声振次女嫁给了全良范玄孙全坤象,全坤象之女又嫁给了杨氏第十五世祖杨远,此为第四处姻亲关系。
杨氏第十五世祖杨桂林长女嫁给了韦氏第十五世祖韦一谔,此为第五处姻亲。




宣统三年《皇清例授文林郎伯炎韦公暨德配李孺人墓碑》记载墓志铭一篇,是由曾经做过民族英雄左宝贵的私塾老师、费县儒学优廪生商濬哲撰写,沂州府学增生、墓主伯炎公族弟韦先登书丹。文林郎是清朝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妻子封赠孺人,可封赠一代,敕命二轴。全文内容如下:
衍圣公府启事韦公,讳炣,字伯炎,行一。父德辉,蚤世,贫苦万状。稍长,以工艺治生,铢累致中人产。喜施济,允笃本源。咸同间,先茔祭田为族人典质,同胞叔次禹公赎回;祖祠又与叔弟连登重修之。丁祖母艰时,距葬期仅十日,而发匪麕至,人皆逃,公独守丧不去,被缚,备极凌虐,既感其孝,释之,始克葬。母刘氏,卧病垂五年余,公与德配李氏躬亲汤药,未尝稍懈。数岁艰于子息,恐贻母尤,尝斑衣堂上。同邑进士王君肇修,多其孝,赠以联,即公皇妣墓前石刻也。及母殁,侧室任,始生子。延佑天性和平,可卜为远到器。语曰:“贤达者有后。” 信哉!季父德懿公殁,无茔兆,公以自置墓所葬焉。孙家庄孙君兰公,师也,家中落,公以其业业其曾孙际隆,复勒石于墓以报之。他义举率类此。呜呼,公,孝人也,亦义士也!表之于阡,洵足以励薄俗已。是为志。
附费县光绪十六年进士、户部主事王肇修赠韦母刘孺人挽联:半生来乐侍慈严,叹辛苦备当,茹蘖难忘鬻子日;数十载莫偿夙愿,痛音容既邈,含饴未有弄孙时。

这篇墓志铭以韦炣的生平为线索,勾勒出一位在逆境中坚守孝义的传统士人形象。他幼年丧父,贫苦中凭借手艺积累家业,却始终不忘家族根本:赎回被典当的祖茔祭田,重修毁于战火的祠堂,匪乱时冒死守护祖母灵柩,侍奉病母五载毫无懈怠。在家族困境中,他置办亲族墓地、扶持后辈立业,以义举维系血脉传承。韦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写照,更折射出传统宗族社会中“孝义”对家族存续的关键作用,其重诺守礼、扶危济困的精神,在当代仍具启示意义。
清明节来临之际,韦氏文化园香火旺盛,众多韦氏后人前来祭祖立碑。历经寒来暑往的悉心编撰,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新修《蒙裔燕京韦氏族谱》也即将成书。午餐间,韦杨两家族人欢聚一堂,推杯换盏,一致坚定挖掘发扬沂州卫文化的这一决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h/lishiwenhua/2025-03-27/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