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然杂文作品:教师节里乱弹琴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教师节里乱弹琴
文/杨浩然(北京)
粉笔一支书秋春。
传道授业答疑问,
青丝染霜润乾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所有为师者的心愿和荣耀。
教师情结,于我铭心刻骨。今天,想写点什么,却又思绪如麻。就天马行空堆砌些文字,权做一锅东北乱炖的菜。
无数人把教师誉为神圣的红烛,比作粉笔,喻为春蚕,知识阶梯,无私奉献。然而物欲横流行业内卷的当今,人们似乎麻木了,甚至有些学生家长仇视教师,社会舆论也无节制的丑化教师,制造对立。
教师节之际,尊师重教老生常谈,却是基本国策和社会共识,不容置疑。教师节不搞形式主义,教师节更不是“优秀教师”的节,也不是“教育教师”的节!如果教师节,成为官员高高在上变相训斥教师的盛会,如果继续纵容学生举报老师且受到表扬鼓励而坦然自若没有羞耻,教师节的仪式感就有了十足的酸馊味,如鲠在喉。教师绝不是出气筒!
敬业耕耘育桃李,爱岗浇灌智慧花。教师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向辛勤耕耘在智慧田野上的每一位老师,致以最深的敬意。感谢您用知识的种子,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教师,在共和国的特殊年代,被伟大的教员称之为“臭老九”,又说“老九,不能走。”那时,教育界倡导“掺沙子”,就是把退伍军人派到广大农村学校当老师,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老师带领学生,“抓革命,促生产”,“学生要学军学工学农”,教师要培养根正苗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大地的广大农村,有一个庞大的民办教师群体,占了国家教育界的半壁江山。他们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都是自学成才,都是一边教学,还要放学后去责任田里干农活。也有的民办教师仅仅上过小学二三年级,所以只会教一年级学生,照样教的孩子成绩都考九十分。他们兢兢业业,把教育作为神圣的天职,薪水微薄,却无怨无悔,思想纯粹又十分敬业。好多老、少、边、穷地区的民办教师,在一些自然村,多是一个人的民办教师教着全村好几个年级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简陋的教室里,这样的班级被称为“复式班”教学,有的一个老师教两个年级,还有的教三个甚至四个年级,老师连轴转,多头忙,给这个年级学生布置完作业,给另一个年级的讲新课,再给刚学了新课的学生布置作业,回过头来给前面那年级的学生上新课。为了不让学生有机会调皮,老师会加大重复布置作业,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当小先生,帮着老师检查低年级学生的作业。这个年级的学生也常常把另一个年级的课文也顺带学会了。自习课上,老师备课,也就是简单画个复式教学的流程图罢了,几个年级学生在下面大声背课文,老师为了不让学生有时间分散精力,就要求把所有课文全部背的滚瓜烂熟,数学的例题都让学生背诵,让学生分组交换提问,就是乘法口诀也要求一口气背诵下来,轮着谁背诵,会有同伴伸着耳朵在一旁监听,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只允许中间换一口气才算合格,学生憋红了脸,却为了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给自己多一朵“小红花”而异常开心。因为每学期结束老师要发奖状,奖励本子和铅笔,家长们自然也都放下手里农活来村小学参加发奖会。村里的书记也来祝贺一番。每个学生都得到奖状和奖品,只是奖状内容和奖品多少有些区别,即使学生成绩最差的学生,老师也第一波发给“优秀进步奖”的奖状。每家都把孩子的奖状,贴到家里最显眼的位置,以备老师家访。后来到了1999年,大部分民办教师转正了公办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所有不在编的青年民办教师就被一刀切辞退了,他们有的走进了刚刚兴起的民办私立学校,有的去了城里打工。
进入二十一世纪,师范扩招,才有了很多年轻的毕业生到农村当老师,随着进城打工潮,留守儿童越来越少,十之八九的农村小学关闭,都到学区小学上学,十几个村合并成一个学校,家长开始接送孩子上学,农村的老师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上课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民办教师也一去不复返,成为历史的印记。
再后来,教师可不敢体罚学生了,相反有的老师还被学生殴打,时常被家长举报。老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孩子不作死就犯不上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了。是民主自由的进步,还是莫名的悲哀?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久以前,似乎家长常常这样教育孩子。其实越是成绩平平的学生,若干年后还记着自己的启蒙老师,甚至挨老师体罚过的学生,更加体会老师的“恨铁不成钢”,更能感恩老师的严格教育。相反那些被老师宠着当宝儿成绩优秀的学生,却不怎么尊重老师。
我做教师当校长N年的最大功劳,就是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毛遂自荐的信心。教师节到了,我曾经的学生好多跟我聊天问好,记起他们学生时代,我给他们留下的独特经历。有的给我寄来了小礼物,有个我批评他最多,我不惜体罚的学生,还给我从深圳快递到乌鲁木齐一个艾灸枕,柔软触感与温热疗效,驱散一天疲惫,能枕着它安然入睡。真心感谢学生给的这份贴心礼物,还有他无数次说的,没有老师严苛的教育,他就不会从一个小混混变成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能称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我倍感欣慰自豪之际,也有些许的虚荣。屈指一算,我培养出了七十多个中小学校长,二百多个主任,还有几百个政府公务员和行业部门的大小干部。也有不少商业老板。他们就像满天星星洒落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的城市乡村。
为师者,授业解惑的同时,传道不可无。好的人品,比单纯的高分重要。尤其要做有人心,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我始终刻意在班级培养学生竞争上岗的意识。我告诉所有学生,当你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大家互相不知底细,你要毛遂自荐,向大学的辅导员老师勇敢提出当班长或者团书记。我常说,中国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过度谦虚,用谦虚掩盖内心空虚,所以要自信“我能行”,要把自己推到领导位置,你就会在综合素质上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提升就快得多。所以我的学生入了大学,绝大多数抢占先机,当了学生干部,给辅导员老师当助手,为接下来的“好事”有了近水楼台的机会,入党,奖学金,研学活动,才艺展示,都有了先决条件。
好的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学生思想的导师和生活的明灯。我的一个高二学生,原本成绩名列前茅,却突然期中考试到了三十六名,他的父亲张大队找到我,说儿子最近魂不守舍的,看见他卧室里多了一个沙漏和一个水晶球。在他逼问下,儿子承认喜欢上班里一个女生,满脑子就想着她怪漂亮。他生日这天,那个女孩给他买了这两样东西。我就找到这个男同学,开导他,说了一句关键的话,“等你考上大学,就会明白,海里有的是大鱼。回过头来再看,你现在喜欢的女同学或许就是你眼里的小泥鳅。”目前这位同学已经成了某师政委了。
无独有偶,我还有一个学生也成立特种兵某豹突击队的队长了。这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国企厂长,和我住一个小区,对门邻居。这天晚上,他约我去他家喝明前茶。他儿子写完作业玩电脑QQ,结果输入密码总是错误,怀疑是同桌把QQ密码盗走了,这孩子气性大,一下就把电脑键盘鼠标摔地上了。随后推开窗户,就要从九楼跳下去。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这小子的脚脖子,抓小鸡似的扔到地板上,跟他爸说,还愣着干嘛,使劲揍他。他爸连笤帚疙瘩带皮鞋底,一顿狂揍,累的满头大汗才罢手。我对这小子说,“命是你自己的吗?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拿你当宝贝,你连命都不珍惜,死都不怕,QQ号就那么重要吗?”前年这孩子早成了军官,还单独安排一个宴会请我,深情地说,“不是那一年杨老师救我一命,我哪有今天啊。”是啊,惯着成才,打亦成才,可是说教一万句,不如打一顿更有效果。过去的孩子皮实,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打不得骂不得,一颗脆弱的玻璃心,怎么能撑起民族的脊梁?拿什么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恐怕连自己的生存都大打折扣。愿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辈有人才出。
我的学生也成了老师,常说起那时的老师,打了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只有忍着,不敢回去说,家长知道了,还要挨揍,家长还会说,老师打得好,还要谢谢老师,家庭条件好的,知道老师打了自己的孩子,不生气,还要送花生鸡蛋青菜,来感谢老师。上世纪那个时候的老师,扔粉笔头可精准击中交头接耳的学生脑门,老师往门口一站,就能听出哪一个学生在偷偷说话。学生作业本上的红笔批注密密麻麻,连标点错误都不会遗漏,老师会挨个盯着学生背书,夜里老师还要伏案刻蜡纸油印试卷。普遍的,在学校挨了打,学生回家向父母告状了,还是挨打,现在想起来,一点不恨那个时候的老师,老师多么尽职尽责啊。重温记忆,多少怀念涌现心头。
有个朋友说,他家儿子当班主任,硬是把倒数班级带到了年级第一,就因为讲试卷就差几个步骤,放学拖堂了两分钟,被家长举报。和学习懒惰的学生谈心,家长举报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家最多的话就是,哎!才30岁白头发都有了。我朋友给儿子找人转行了,那天他儿回来就哭了,知道他舍不得学生。他的学生堵在校长门口,给校长鞠躬,请求留住他们的老师。
教师节之际,我总是给健在的能联系上的老师发一个红包,师恩难忘啊。除了怀念,还有满满的祝福!
教师节之际,我还是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作者简介
杨浩然,本名杨培宏,又名木木、文鑫(木木,父亲姓杨,母亲姓李,因此又笔名木木,文鑫是本人在北京成立的第一家教科院,意为文中有思想之黄金,文化博大精深,惟有文才,下笔如有神,坚定自信昂首挺胸做好人)山东沂水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小说学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经典文艺》《校园作家》《经典美文》《中华作文》《中国打油诗刊》《中国老龄乐园》杂志主编。中国教育科学院中小学成功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手拉手青少年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中小学语文教材作文教学系列图书总策划主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理解图书总策划主编,小学同步识字课本总主编,中小学古诗文导读系列图书总主编,中国古典名著人物点评系列图书总主编。个人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四十年累计在全国七百多家报刊发表一万一千余篇,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二本,主编文学作品集三十六本,主编各类语文配套图书六百三十本。点评学生作文在上千家报刊发表一万三千多篇。喜欢写都市小说、战争题材小说、童话故事,特别写打油诗计两万多首,尤其能写几十节的打油长诗,是中国打油诗研究会发起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x/zwpl/2025-09-11/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