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庆:峙密河畔的中国好医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张德庆:峙密河畔的中国好医生
文 / 李立群
我和先生沿着在山峪里静静流淌了千年的峙密河,感受着沂水县院东头恍若桂林山水般的风景,六点如约到达张医生家,一桌丰盛的菜肴已就绪。家宴是最隆重的待客之道。很感动于张德庆医生的盛情。
聊天得知张医生与我同年,我比他大几天,他叫我姐姐。

张德庆一家赴山东中医药大学参加女儿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摄于2025年6月
张德庆医生是沂水县院东头村卫生室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但不普通的是张家四代从医,四代党员,可谓乡医世家。
月亮的清辉洒在院子里,若隐若现的桂花香里氤氲着酒香,张医生抿口酒,娓娓道来:“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我爷爷张道立是一名战地卫生员。爷爷生的英俊潇洒、相貌堂堂,为人真诚善良。有一天爷爷值班时,一个被看管人员偷偷塞给爷爷一张字条。爷爷严守纪律,拒绝了。”
那个人附在爷爷耳边说:“这是我家祖传的秘方,我怕出不去了,秘方失传。你是医生,希望你把秘方记住,传承下去。”
建国后爷爷担任村会计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脱产的卫生保健员。算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乡村医生。几十年的坚守后,乡村医生的接力棒传到了张德庆父亲张在吉的手中。
他先后成为一名卫生员, 保健员,赤脚医生和乡村医生。张在吉老人不仅沿袭父亲的中医知识,还创办了沂水县曲家洞子制药厂,能生产30多种针剂还有片剂丸剂等。他自己动手发明制作了很多制药设备。虽然没能见到张在吉老人,却在张医生的乡医文化展览馆里看到了老人发明的一些手工制作的器皿、器械。

本文作者李立群(右)参观张德庆自费建设的沂蒙红色乡医文化展览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卫校毕业的张德庆放毅然回到家乡,接过了父亲的医药箱,成为第三代乡村医务工作者。
张德庆传承了祖辈的治病经验和方法,还秉承了以人为本、仁爱奉献的沂蒙乡医精神,做人讲人品,行医重医德。爷爷常嘱咐他:“给人治病不能坑人,乡里乡亲的,要看好病,能让少花钱尽量少花钱,治不了的别拖延,赶紧帮忙联系大医院的医生。”
我们就餐的过程中,不时有村民过来看病拿药。监控中只要看到有人走进诊所,他赶紧放下筷子,立刻过去坐诊。
和祖辈、父辈不同的是,卫校毕业的张德庆开始用文字记录自己行医的经验和收获,他把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心得形成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目前张医生已公开发表论文10篇,3篇在整理修改中。
家风传承非常重要,张医生的两个孩子大学都学了医,女儿主攻中医皮肤专业,儿子是口腔医学专业。目前儿子已去了市区中医医院工作,女儿研究生刚毕业并开始备考公务员事业编。两个孩子都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张德庆一家四代从医、守护村民健康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左起:张德庆、张维芝、张道立、张在吉、张维峰 /照片摄于2017年
张德庆一家四代坚守初心,乡医传承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他本人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临沂首届最美乡医、山东省十佳乡村医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评选为“中国好医生”,齐鲁中医药文化推荐官等。
桌上一盘炸马蜂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是第一次吃这道菜。马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马蜂体内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是马蜂尾部含有毒针,烹饪前应去除。油炸炸马蜂要选小的、嫩的马蜂,炸好后撒上盐,又香又嫩。是一道绝美的下酒菜。
朋友来了有好酒。张医生用沂水当地酿造的吏部宴芝麻香酒招待我们。吏部宴酒入口辛辣绵香,有种柔辣辣的热情。
酒酣耳热之际,张医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秘方:“取霜降前后,20-30公分高粱苗,和玉蜀黍秸秆一起煮水,喝一个星期,黄疸肝炎可以痊愈。”
妊娠呕吐严重的,把铁锅刷干净,烤干,放进一碗小米,文火慢慢翻炒。直至小米爆裂开花,爆花率80-90%时,再继续翻炒,直至小米花的表面呈焦黄色,关火。用炒好的小米花做稀饭喝。”
在小院的东南角,是张德庆医生精心打造的沂蒙红色乡医文化展览馆,他想用这所展览馆传承沂蒙精神和沂蒙乡医精神。北墙上悬挂着五代领导人的巨幅照片,下面的柜子里陈列着一些资料。东墙靠北的两个古老药厨上摆着各种写着药名的草药包, 中间陈列着张医生父辈行医时使用的仪器、装备、资料等。张医生指着一些陌生的仪器,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父亲亲手制作的。”
墙上的一些人物图片、文字都是他自己整理书写的。老父亲张在吉的发言稿尤其引人注目。乡医的一些老照片弥足珍贵,让后辈人看到了三代乡间医生的坚守和付出。
沂蒙红色乡医文化展览馆是国内首家以各个不同时期的,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卫生员,建国前农村卫生现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脱产的卫生保健员,卫生员,保健员,接生员,赤脚医生,乡村医生,跨世纪的乡村医生,新时代的乡村医生为主题的展览馆。

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教授、博士EmilyMaeGraf女士到沂水县院东头镇沂蒙红色乡医文化展馆调研 /摄于2025年9月
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开头写着《乡村医生那些事儿》主编:张德庆。目录:1.《沂蒙乡医的精准医疗之路》2.《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审判员》3.《张德庆的医学科研之路》……,他说这样的本子他已写满了11本。
看着那些用钢笔认真书写的内容,真的心生敬畏。可以想象白天忙于诊治病人,无数个夜晚,送走了最后一个病患后,他埋头书写,废寝忘食地记录着白天的感悟、医疗诊治中的收获和发现。

多年来,张德庆撰写《沂蒙乡医志》《乡村医生那些事》等多部著作及医学论文达百万字。(压题照片:张德庆展示“中国好医生”证书)
作者简介
李立群,女,山东兰陵人,中共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戴荣里原生态文学院学员,成立“兰花草”文学社,主编校刊《兰花草》,散文集《兰陵染香》获沂蒙文艺奖。现任苍山街道小山子小学校长。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dangdairenwu/2025-09-25/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