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文化 > 民俗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营造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王乐功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9-13 21:04:0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沂蒙网2023.9.13讯     

  沂蒙网新闻工作者王乐功(丛中笑)图文报道:今天,我参观了莒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王馆长热情耐心的介绍得知,截止目前,莒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5项,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人。建有泥陶、木梳、葫芦雕刻、黄杨木雕、锔瓷、根雕等展览馆,工作室二十多处,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1处;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1人。


     
       莒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展示。薛家窑泥陶烧、木旋制作、蛋雕雕刻、割绒绣、线绕香包、莒南手绣、莒南黄杨木雕、传统锔瓷技艺等制品和葛氏正骨法等的展示,陈列井井有条,并用简洁的文字进行介绍。

      大店镇薛家窑泥陶烧陶历史悠久,手拉坯技术独特,产品种类丰富多彩,有生活用品,仿古陶器,黑陶工艺品,工艺陶盆,仿古建材,等几百个品种,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莒南手绣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五毒肚兜、布娃娃、迎春鸡等引起诸多联想;莒南葛氏正骨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以“葛氏正骨十法”和特制的接骨膏药、制剂等,为骨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黄杨木雕刻具有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雕刻手法精妙,艺术魅力独特,具有丰富的艺术含量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割绒绣采用对绣方式 通过千针万线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对称图案,是民间艺术和实际使用完美结合的纯手工艺品;还有将雕刻艺术与绘画、书法等相融合的蛋雕雕刻艺术,经过备料、制坯、粗旋、雕磨、打磨等各个工序的木旋制品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感情,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艺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莒南历史厚重,人文璀璨,富有齐鲁红都,滨海绿城美誉,是沂蒙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莒南灿烂的文化底蕴积淀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引以为荣。

      周一至周五,莒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免费向社会全体公众开放;周末和节假日实行预约开放。在开放时 ,免费开放非遗精品展厅,可进行展览,展示,体验,培训,专业知识讲座等,可以说,莒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宣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县人民的保护意识,营造全县人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等方面,都是值得称道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h/minsuwenhua/fywh/2023-09-13/80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