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艺术 > 艺术名家

张金兰:梨园永驻金兰韵

admin 艺术名家 2023-11-08 10:57:1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张金兰,女,汉族,1928年4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花园乡三捷庄,原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团长,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为柳琴戏第七代传人之一。2023年8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


张金兰:梨园永驻金兰韵

文/赵细溪

 

          禅师说,缘深则聚,缘浅则分。

          可以说,我与张金兰先生的缘分,不浅。2015年年底,由临沂大学王秀庭教授申报的“柳琴戏艺术名家张金兰评传”立项,我有幸参与课题组,并承担起了采访、调研与撰写第一稿的工作。

          对接张金兰先生的儿媳、柳琴戏张派传人刘桂红女士,采访如期而顺利的展开。前后历时三个多月,分三期进行,每次时间为一天,过程顺畅。

          张金兰先生善谈,当时虽已年近九旬,但思维清晰,精力尚可,我们的沟通交流,也没有明显障碍。在采访的过程中,其特有的金石之音,充分诠释了戏迷观众给予其的赞誉:金喉铁嗓。而说到兴奋处,张先生随口吟唱的一句“千金小姐做楼台”,将角色的少女感,以婉转的唱腔描画了出来。这让我真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艺术表演的代入感。

本文作者赵细溪采访期间与张金兰先生生前合影

          为了写好这样一位名角儿,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仅大量查阅柳琴戏发展资料,还每天坚持听张先生的柳琴戏唱段。其带着家乡特色、极富感染力的经典唱段,让人越听越喜欢,越听越痴迷,后期,我也充分体会了一把戏迷的感觉。

          至今,仍然很喜欢张金兰先生《思鸾记》中的“千金小姐下楼台”、《王二英思夫》中“十二月思夫”等经典唱段。

          浓浓的乡土气息,唱腔婉转华丽,又跌宕回旋。张派柳琴戏唱腔,高音处如急雨骤降、珠玉落盘,低缓处若湖面微波,舒缓中带着涟漪。而尾音处略带俏皮的高腔,则似醇酒入喉,醉人心脾。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自小“以戏谋生”的张金兰先生,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民间演出生涯中,她用自身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去发现乡音俚语中高低承转的腔调,情感变化的高低起伏,并将这种隐藏在民间的民“声”、民“乐”、民“俗”,融入到自己的柳琴戏表演中,博采众长的利用天赋的嗓音,创造出了独一无二且深得观众喜欢的柳琴戏张氏一派,也因此被称为“柳琴戏北派掌门人”。下面,就让我与读者朋友们来分期讲一讲张金兰先生的人生故事。

          张金兰,一位自幼与柳琴戏结缘的艺术家,主攻青衣,兼演花旦。
     
         一条长凳、一张幕布,一个舞台;从垂髫(条)黄口至耄耋之年,在风雨兼程的演艺事业上,她无畏前行,从不退缩。
 
         几十年从艺历程,让其在柳琴戏舞台上,形成了刚柔相济、动静自如的演出风格;可以说,她用一生的灵气与饱满的情感,荡气回肠将柳琴戏表演艺术,唱响了大江南北,自己也因此被誉为“北派柳琴戏的掌门人”。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只要提到柳琴戏,临沂地区的人民群众就会想到张金兰。作为柳琴戏的“名角儿”,张先生在齐鲁大地上,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于她的柳琴戏,广泛流传着“看戏不见张金兰, 白花两毛钱”的说法。
 
         在人民群众的眼中,她是戏中的“角儿”,亦是“角儿”中的戏;事实上,这位“戏中有角”“角中有戏”的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几乎倾尽了毕生的精力与情感,用生命演绎出了柳琴戏中的悲欢离合。

         可以说,贯穿其人生的,是柳琴戏。而她的人生,也贯穿了柳琴戏的发展史。

         1928年,张金兰出生于郯城县花园乡三捷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里十年九灾,百姓生活艰难。

          为生计所迫,村民们在农闲时节搭班唱戏,四处飘流,讨生活。出生于此,又身为独生女的张金兰,天资聪慧,为养家糊口,她从6 岁开始,随父学艺,8岁便登台演出。

         1947年,19岁的张金兰已经基本掌握了柳琴戏的一些传统剧目,并在剧中承担主要角色。她的嗓音甜中带脆,绵中藏甘,柳琴戏演唱力道足,情感爆发力强,于燕语莺声中带着乡音土语,珠玉落盘般的唱腔中,透出的乡情,动人心弦。

          因为经常在郯城、新沂、徐州一带流动演出,扮相俊美、声音甜美的她,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喜爱,独具特色的柳琴戏唱腔,也在广大戏迷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金兰1950年与丈夫邵瑞武结婚纪念照

          1953年,张金兰应邀参加了临沂柳琴剧团。此一时期,确定了风格特色、赢得了观众认可的她,进入了爆发期。从秋天入团至次年7、8月份,她在当时的新新剧院,雷打不动的每天两场戏。

          整整一年的时间,张金兰从上午唱到深夜,天天如此,周而复始。连续六七百出的柳琴戏演出,以及不打折扣的优质演唱,让“金喉铁嗓”的她,收获了大批量的张氏戏迷。只要张金兰的戏,能容纳近千口观众的剧院内,天天座无虚席。

          那时候的剧院,没有软座,都是长条木凳与站票。但这丝毫不影响戏迷观众的热情,在大戏开始之前,人山人海的观众仰望戏台,每个人脸上都透出兴奋与期待。更令人高兴的是,张金兰高频次与高质量的演出,不但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丰满鲜活了起来,也使临沂专区柳琴戏剧团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到六十年代,呈爆发式增长的张金兰戏迷,在无形中带动了剧团的经济效益直线上扬,仅一年多的时间,该剧团的演出收入,就从千元左右上升到13万之多。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演出收入,不但让演员生活有了可靠保障,剧团也因此添置和更新了灯光、服装、道具等演出用品。
 
          随着演出软件的逐步健全,柳琴戏表演的视听感觉,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一阶段,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临沂专区柳琴戏剧团,犹如一棵沐浴在春风中的大树,带着张金兰先生等丰沛新鲜的“枝叶”,枝繁叶茂的步入了戏曲演出市场的良性循环。可以想象,这由5分至2角拼凑起来的13万,究竟包含着多少位戏迷,对张派柳琴戏表演的赤诚热爱!又包含了张金兰先生多少句脍炙人口的唱段,和其在演出中,挥洒的辛勤汗水!

        “看戏不见张金兰,白撂两毛钱”的民间谚语,也就是在此一时期,风靡一时。自此,这种以戏迷观众的真实情感为契机,延展而来发的“谚语”,历久不衰,嵌入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美好回忆。

         我们也能从这句“谚语”中,感受到柳琴戏在一个时代内的繁荣鼎盛,亦能从中明了张金兰先生的声腔艺术,在柳琴戏发展史中,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性。这时候的张金兰,已经不仅仅是柳琴戏界的角儿,而是声名显赫的名角儿。

         这一时期,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不论是老人还是青年人,都对这位响、脆、清、甜的柳琴戏名角儿,耳熟能详。很多三区九县的戏迷,宁愿少吃几顿饭,也要掏出两毛钱,到临沂城的新新剧院买张戏票,去过张金兰的戏瘾。

         更有甚者,为了能看过瘾,也为了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两毛钱的作用,干脆背起煎饼咸菜,直接住进了剧院。白天煎饼果腹,看戏听戏饱食精神食粮,晚上散戏后,裹着大袄睡一宿,第二天接着再看。

          这样的看法,不但能让两毛钱,物尽其用,也最大限度的过足自己戏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金兰先生在临沂地区,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柳琴戏观看狂潮。老百姓以风靡一时的“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钱”的谚语,以及“吃住剧院过把戏瘾”的癫狂方式,给予了张先生在柳琴戏表演艺术中的最高褒奖,与最诚挚的赞美。

         “看戏不见张金兰,白撂两毛钱”,是戏迷观众给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张金兰先生的至高赞誉,也表明了张金兰在戏迷观众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这种口碑,不同于如今娱乐圈的明星,后者是单纯凭借策划公司花样繁多的炒作,铺天盖地的推广宣传,加以打造的。而前者的赞誉,则是通过张金兰先生自身过硬的柳琴戏表演技艺,不掺任何水分的获得的。是先经由观众的认可后,由百姓戏迷们的真情实感引发,并口口相传而来。

          现代人或许不理解,会发出质疑:为什么张金兰先生的柳琴戏表演艺术,能如此深刻的得到老百姓的喜爱?

          这其中的原因,有时代背景的局限,也就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主要以戏曲为主。其二,是因为张金兰先生的张派唱法,十分贴合的融入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与生活,引发了广大戏迷观众的共鸣。
 
 

张金兰先生获奖资料:

         1953年,张金兰参加全国戏剧汇演,荣获演员一等奖。

         1954年,张金兰随团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闹书房》中饰演张五姐,荣获演员一级勋章。

         1956年,张金兰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休丁香》中饰演丁香,荣获演员一等奖,获得金质奖章一枚。

         1959年,张金兰担任临沂柳琴剧团业务团长,同年担任临沂地区人大代表。

         1960年,中国唱片社为张金兰灌制了《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丝鸾记》、《父女顶嘴》、《状元打更》、《喝面叶》、《秦香莲》、《三击掌》等脍炙人口的唱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同年担任山东省政协委员。

         1961年,张金兰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

         1962年,张金兰担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 

         1982年,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中国宁波唱片社再次为张金兰传统剧目灌制唱片,全国发行。国家、省市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她的柳琴戏唱腔艺术。

          1986年退休。

          2006年,《中国戏剧》杂志还以《“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钱”——访拉魂腔表演艺术家张金兰》为题,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7年,张金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张金兰先生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张金兰被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沂蒙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2018年,张金兰获得“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终身成就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ys/yishumingjia/2023-11-08/81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