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人 > 革命人物

唐东华:从教书匠到地下党

admin 革命人物 2023-01-05 17:58:1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坐落在黄河南大坝西济南泺口险工40号坝处
 
          唐东华是中国共产党郯城县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作为洛口9烈士之一,被中央革命烈士传编辑室列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唐东华(1905-1933.9.18),名纪虞,字东华,曾用名唐东海、唐棣,江苏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姚庄人。唐东华家境贫寒,其父靠推面磨、打烧饼、烧窑维持生计,唐东华在亲友资助下得以入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邳县第一高等小学。

          1927年,唐东华在邳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后,他受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邳县保安总队任队副,秘密开展兵运工作。1929年党组织派他到中共东海中心县委工作,后调任中共沭阳县委军事委员,领导了新淘河暴动。暴动失败后,中共徐海蚌特委调他到郯城、邳县边境地区,以鲁南特派员名义开展地下工作。

          1930年10月,唐东华在郯邳边境建立了掩护点,不久即深入郯城县涝沟、大埠子、前高峰头等村秘密工作,发展了一批党员。到1931年6月,在唐东华领导下,郯城县西南部党的组织即发展到20多个村庄,建立了前高峰头、房邵庄、唐桥、赵楼、芦庄子等村支部。同年夏,唐东华领导组建了中共涝沟区委和中共城关区委。1932年3月,又组建了中共马头中心区委,使党的组织在郯城、马头一带得到迅速发展。

         1932年5月,唐东华以鲁南特派员名义编印了《告劳动人民群众书》,在马头镇集市上广为散发。与此同时,他发现另有一种以“中共郯城县委”名义散发的传单和标语。通过调查,唐东华与郯城县刘之言领导的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接通了组织关系。5月25日,经中共徐海蚌特委批准,在唐东华具体指导下,组建了以刘之言为书记的中共郯城县委。唐东华以徐海蚌特委鲁南特派员身份领导县委工作。

         1932年6月底,唐东华在邳县孟家楼村召开会议,分析了郯城斗争形势,决定组织樊家埝暴动,建立革命武装打游击。当时,郯城县师范讲习所师生正发动学潮,马头警察所包围了县立三小,捕去校长宋幼准等数名共产党员。唐东华多次冒着危险前往马头组织营救,安排其它同志转移。不久,县委委员孙振国和中共马头中心区委书记胡维鲁同时被捕,樊家埝暴动夭折。

        1932年10月,因叛徒告密,唐东华在重坊被捕。在敌人的法庭上,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1933年9月18日,唐东华与另外8名革命同志在济南洛口英勇就义。在刑场上,他神色自若,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gemingrenwu/2023-01-05/71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