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人 > 革命人物

元帅推碾

杨中才 革命人物 2025-03-31 20:35:09 2050 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元帅在蕾草沟村推碾的故事 ,至今广为流传。
      蕾草沟村位于费县梁邱镇东北,抱犊崮北部。今年88岁的李以庆老人说起罗荣桓推碾的事,滔滔不绝,他说:我是听我父亲讲的,小时候,只要和父亲一起干活,他就啦,罗荣桓怎么推的碾,推了几圈,并说在辣椒里多放盐等,讲了一遍又一遍,哎呀,耳朵都听出糨子来了。我父亲叫李家福,1904年4月出生;那是1939年10月,庄稼人基本上都收完了坡上庄稼,天已变冷,快中午的时候,突然来了七八个穿着灰布军装的人,他们说话很和气,其中一位首长摸样的、戴着眼镜,额头光亮,战士都管他叫政委,他们进院子坐下,问:老乡,有吃的吗?
      我父亲看看他们七八个人,心想:家里倒有刚烙的煎饼,可是没嘛卷呀!又转眼一想,咱不是有辣椒子花吗!想到这里就说:你们等着,我给你们拿煎饼,于是我父亲就拿来了煎饼,弄了两碗椒子花,放在桌子上,喊他们过来吃。吃饭时,        他们很规矩,好像还说到打仗什么的。吃完了饭,那个戴眼镜的就问:老乡,这是什么,很好吃呦。
      这是辣椒子花,我们山里人都吃这个。父亲回答说。
      这是怎么做的?他又问。
      我父亲就把他领到碾前,说:就是这碾压的。
      他看了看,点点头答应着,还抱着碾棍推了两圈,直夸老乡了不起哦!还说吃这东西一定要多放盐才会更香。走的时候,父亲又给他们挖了两茶缸子,他们便拿出钱来,给父亲,父亲说啥也不要,你们在外边打仗,吃点椒子花算什么!争执了半天,他们七八个人就走了。父亲来到大门,碰见了农救会长,会长问:看见那几个人来吗!
     “看见了,吃过饭走了。”
     “我们紧着赶,还是没赶上,只要他们吃上饭,我们就放心了!”
     “这些人是谁啊?”父亲问。
     “他就是罗荣桓政委啊!”
     “啊!”父亲啊了一声,说:“原来是罗政委啊!”。那个时候,罗荣桓政委带领部队在抱犊崮一带打鬼子,各庄各村的老百姓都送粮、送钱支援抗日前线,家里有嘛拿嘛。有好多次,滑石崖村的王贵发、王敬明爷俩夜里骑着马送军粮、煎饼、饼子等,路过蕾草沟村,我父亲就拿着家里的煎饼和辣椒子花,让他们捎给罗政委和他的战士们。父亲经常给我们说,他们在战场上带部队打鬼子不容易,天又那么冷,老百姓宁愿自己少吃,从牙缝里省出来,也要支援罗政委的队伍。
      后来,我父亲逢人便说:罗荣桓推过这个碾,还教我怎么做辣椒子花才香,我就按照罗政委说的,多放盐,才好吃。后来,我父亲开始种辣椒,做了辣椒子花拿到集上卖,本村和十里八村群众,有钱就给点,没有就拉倒。你不说,就靠这个辣椒子花,我们周围的群众就硬硬地挺过了困难时期。后来我父亲去世了,他就把这手艺传给了我们。我至今也忘不了父亲临死前说的话。他说:“一定把这个手艺传下去。”说完闭上眼睛。
      到了我们这一代,正赶上国家改革开放,生活条件好了,谁还在吃辣椒子花啊!我们基本上就放弃了。好歹,在我们有生之年,把这个手艺传给了我的孙子李晓华,希望他能遵循遗训,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进入新时代以来,李晓华一直坚守“用好这盘碾,用心做好酱”的初心不改,斥资建设一处石碾酱菜生产基地,并注册了“酱香翁”石碾辣椒酱品牌,真正做到零油零脂,为助推中华酱菜文化的延续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gemingrenwu/2025-03-31/93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评论下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