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人 > 革命人物

杨慧:沂蒙“愚人” 抗日“红哥”

admin 革命人物 2025-08-13 12:18:4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愚人杨慧

◎许文明(山东沂水)

​        沂水县境内,许多了解抗战历史的,都知道沂北抗日根据地的埠前村出了一位“抗日拥军模范杨慧”。他因为成功掩护过黎玉、马保三、王涛、邵德孚等几十名党政军高级干部,而受到上级表彰,被誉为抗日“红哥”。

​        单听杨慧创造的业绩,一定会猜想到,这位红哥,一定是一位做事干练,雷厉风行的人物。殊不知,竟是一个举止言行木讷,少言寡语的庄稼汉子。

​        杨慧出生于公元1895年,农历乙未年闰五月,大清光绪21年。

        杨慧老家本是现在沂水县高桥镇的木山村。清光绪2年,遭遇火灾,家业毁于火魔,举家遂投奔埠前村杨慧的姥娘门上。

        杨慧姥娘家就是沂北第一个中共党员李鸿宝家。亲戚便将村东几里外半山腰的一片荒山送给他家。杨慧的祖父就在这片巨石嶙峋的山坳里安营扎寨,叩石垦壤,安家栖身。

        杨家算是埠前村的人户了。

        杨慧出生在山上,20岁以前却从没到过村子里,因为村里根本没有他的家。加上生来就愁说话,言行举止木讷愚钝,愁在大庭广众露面。初次接触,十人就有十人以为杨慧天生痴呆愚钝。

        不知因为物质条件恶劣,还是生性特殊,杨慧从小就习惯喝凉水,寒冬腊月也照喝不误。进入古稀之年后,孩子们怕他光喝凉水身体受不了,硬逼他喝热水。逼迫之下,开始喝热茶。可是,喝几口热水,必须再喝几口凉水冲冲热味,否则,胃里难受。

       杨慧一辈子没沾过烟酒茶的边,也从不走亲戚,更别提赶集上店了。以致村里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有个叫杨慧的村民。

       杨慧大了,有人给他说了媳妇。成家娶媳妇,总不能娶到看山屋里。亲戚又将村里一处柴火園送给他家。父子几个动手,盖起两间茅屋。从此,杨慧在村里才算有了家。

      杨慧表面愚钝木讷,其实他大智若愚,迂腐其外,聪慧其中。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关头,杨慧义薄云天,带领儿女们,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利用偏僻的地理条件,挖掘建造了地下暗窖,用以掩藏抗日干部和伤员。1942年11月2日,山东战工会主任黎玉在对崮顶突围战斗中负伤,就在杨慧的地窖里养伤两个多月,直到伤愈归队。

       在抗战最残酷的年代,杨慧,用他的愚人智慧,掩护了抗日干部、抗日将领三十多人次,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红哥”。

      1942年冬,被 杨慧掩护过的抗日干部马保三,与杨慧分别时,曾信誓旦旦地说:“等抗战胜利了,一定回来看望您!”

       他的这句话,竟然成了杨慧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圣旨,朝思夜盼,盼望故人回来。可是,抗战胜利了,他们没有来;革命胜利了,他们也没有来。建国后,马保三成为政协山东省副主席,曾经出发来过沂水县城,竟然也没来。时间久了,孩子们对老父亲的举动,总是耻笑:“你成天黎玉马保三,马保三黎玉,人家早忘了你是老几!”而杨慧总是为他们打圆场:“人家忙啊!”

      生怕日后马保三等人回来认不出他,头上那根清朝遗老的小辫子,一直保留着,直到陪他进了坟墓为止。

      1988年,杨慧虚岁94,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反复念叨“马保三说过,一定来看我……”
        
作者简介 
     许文明,男,汉族,1945年2月出生,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人,退休教师。2005年出版纪实文学《烽火沂蒙》、2006—2008年受聘于山东省政府“法制办”任《法治行政》杂志编辑部主任兼美编、2010年出版人物传记《沂蒙英雄王平东》(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作序)、散文集《野雨村言》、2018年出版大型纪实文学《沂北之魂》,沂水县党史委特邀顾问、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沂蒙网等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文字50余万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gemingrenwu/2025-08-13/96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