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魅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孝文化的魅力
文/刘振坤(山东沂水)
在蒙山脚下,有一个宁静而质朴的村庄,那里是孕育梦想与希望的摇篮。60岁的我,就出生于此。家中世代经商,商业的智慧与精神,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我的身体里。
我的父亲,已年逾80,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父亲虽不擅长农耕,可在经商方面,却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在商海沉浮中,站稳了脚跟。更难能可贵的是,父亲为人善良,乐于助人。邻里之间,哪家有了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村里的老人回忆起父亲,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为人。
我的两个妹妹,都是90年代的大学生。在那个大学生还较为稀缺的年代,她们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后,她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大妹妹,现任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她不仅是一名优秀党员,更是一位模范检察官。在工作中,她始终坚守公正执法的原则,为维护司法公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小妹,是市第一中学的优秀教师、副教授。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独特,总是能把枯燥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多年来,她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她们姐妹俩,也都是高级心理咨询师,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也是孝顺父母、乐于助人的典范。她们传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而我,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基业,投身商海。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我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诚信经营,以义为先。同时,我也秉持着乐于助人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带领着700多名志愿者,走进孤困儿童的世界,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是”沂蒙无孤,天下无孤`的开创者发起者之一!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父母离世后跟着年迈的奶奶,性格变得十分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早早的辍学,偷东西成了常态,破坏庄稼等。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得知情况后,定期去看望他,接到县城上学,带到自己家里来,教他学习做人知识,陪他聊天、做游戏,慢慢地,小明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我们还定期看望并慰问100名革命抗战老兵,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英勇事迹。每一次与老兵们的交流,都让我们深受触动。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此外,我还积极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国学文化,弘扬沂蒙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岁月不饶人,父亲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前段时间,他的老毛病犯了,住进了医院,看着父亲虚弱的样子,我们兄妹三个心疼不已。于是,到处寻医问药,轮流照顾父亲。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如今,他们老了,我们理应陪伴在他们身边,尽一份孝心。每天,我们都会变着法儿地给父亲做他爱吃的饭菜,陪他聊天,给他讲外面的新鲜事。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
在初春的暖阳下,父亲与我一同坐在院子里,畅谈人生。我们回顾过往,父亲很知足,很欣慰我们兄妹三个的孝心,及为人他是放心的,总结人生经验。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为社会奉献了多少,对长辈尽了多少孝心,又传承了多少优良家风。”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幸福与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家风的决心。我深知,我们家族的优良传统,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而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家族传承的核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诠释孝的含义,让孝文化在我们的家族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也向社会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孝文化的魅力。
2025年2月26日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x/sanwenzhijia/2025-02-27/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