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明散文作品:榆钱情思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榆 钱 情 思
文/许文明(山东沂水)
不久前,回了一趟沂北老家。及近故居,邻居家门前一棵榆树,挂满了绿云一样的榆钱,郁郁嘟嘟,好馋人。
榆树 主人家的弟妹出门,见我凝望榆树,眼露贪婪之光,便说“大哥,您回来了,下午,我蒸榆钱窝窝招待你。”
“那敢情好!”
果然,晚饭,尝到了久违的榆钱窝窝头。
品尝着榆钱窝窝头,想起了上世纪的1961年。那是新中国建立后,遭遇到的最艰难的年头,史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那年我读初二。十六七岁,疯长身体的年纪,实实的一头克朗猪,整天背着饥饿布袋。那时,一天口粮的定量,四市两,只是一把地瓜干。三根肠子挽着两根半,饿得两眼昏花,谁还有心学习?
临近学校的村头上,一户社员家,院内仅靠墙跟,有一棵榆树。我发现,榆钱盛开了。看着树上的榆钱,饿虫翻滚,口水直流。暗思,何不邀请个同学,去偷榆钱吃?
我是个笨蛋,连桑树都上不去。找了一位同学中的爬树高手张文德,计划晚自习下课后行动。
俩人贼头贼脑到达目的地,张文德踩着我的肩膀爬上墙头,探身搂住树干,身体窜了几窜,便爬到榆树叉上。
我昂头瞅着树上的黑影,心跳加剧,不知是害怕还是欲望实现前的惊喜。
突然,一声呵斥“哪来的贼羔子,敢偷我的榆钱子!看我不把你的双腿楔断!”
是老太太的声音。
我在墙外吓得浑身筛了糠,张文德在树上抱着树干一动不敢动。
主人老太太来到树下,用拐杖敲打着树干,发出一连声的恐吓。
总不能老这样僵持下去,既然当了贼,就得认罪伏法。于是,我壮壮胆子,推开了那扇用枯树枝编制的栅栏门,低声下气地说:“老奶奶,俺饿坏了,就来偷您的榆钱了。绕了俺们吧,再也不敢了……”
哪位老奶奶听到我的哀告,立马换了口气“下来吧,奶奶不怪你们了。”
张文德听见老奶奶赦免的话,呲溜一声,从大榆树上下来了。
我又央求道:“奶奶,您千万别跟俺老师说,俺就是饿死,也不来偷榆钱了。”
我们两个人,刚要逃之夭夭,谁知那位老奶奶突然说:“等等!”
我们吓得一阵战栗,以为她又反悔了赦免决定,心又提到嗓子眼。
老奶奶持拐杖转身回屋,一会儿,一手端着一盏煤油灯,一手用一把铁丝爪篱,端着几个鹅蛋大的榆钱窝窝头,颤颤巍巍走到俺俩跟前,说道;“孩子,还有几个垛嗒(窝窝),吃了吧。”
老奶奶顺便举灯照了照我的脸,嘴里发出“啧啧”声,没说什么话。
我和张文德接过榆钱窝窝头,竟然忘了向老奶奶说声谢谢,一人鞠了一个躬,翻身往学校跑。一边跑,一边狼吞虎咽向嘴里塞榆钱窝窝头。到了学校大门口,几个窝窝头吃了个精光。
吃了榆钱窝窝头,爬大门也有了力气。偷偷摸回宿舍,美美地睡了一觉。
每想起那位老奶奶,就觉得,她是世上最伟大的奶奶!
我工作之后,去赶集,曾经去看过那位慈爱的老人。说起偷她榆钱的事,老奶奶只是说:“嗨,那年头……”
可惜帮我偷榆钱的张文德,初中毕业的第二年,得了败血症死了,虚岁18。
又到榆钱发华时,一下子又想起64年前,那位老奶奶赏赐的榆钱窝窝头,嘴里还甜甜的,香香的……

作者简介
许文明,男,汉族,1945年2月出生,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退休教师。
2005年出版纪实文学《烽火沂蒙》、2006—2008年受聘于山东省政府“法制办”任《法治行政》杂志编辑部主任兼美编、2010年出版人物传记《沂蒙英雄王平东》(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作序)、散文集《野雨村言》、2018年出版大型纪实文学《沂北之魂》,沂水县党史委特邀顾问、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文字50余万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x/sanwenzhijia/2025-04-11/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