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文学 > 散文之家

因爱结缘 与书同行.

沂蒙书屋 散文之家 2025-11-10 15:45:5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因爱结缘   与书同行
沂水凯利家电董事长  徐以德
 
          2000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经营的凯利家电开业。按计划要邀请有关领导来剪彩,举行大型的开业活动。

         一天下午,在去乡下朋友家的路上,我看到路边放学回家的孩子,衣服和鞋子是破旧的,书包更是如此,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与其用开业的费用来举办一些活动,不如放在捐助贫困学生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我找到了老同学——教育局局长李长攸,向他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资助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

         李局长说:“你的想法很好。捐助贫困学生这个事儿由副局长张在军牵头,你过去对接一下。”

         “就是那个优秀教师张在军吗?”我惊喜地问道。

         “就是他。”长攸说,“他前些日子来局里工作了。二楼西边是他的办公室,你去找他商讨具体细节吧。”

          从三楼长攸局长的办公室出来,我下楼去找张老师。

         我对李局长口中的“张在军”的了解来自于新闻媒体。

         高考落榜后,张在军毅然踏上了村小学的三尺讲台,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他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读写结合教学法”“作文兴趣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把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授课引领到大自然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现场观察,提高了他们观察事物、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学经验在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

         为了改变村民文化匮乏的状况,张在军老师创办了沂蒙书屋。

        《人民日报》《光明报》、新华社、央视等各大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沂蒙书屋为山里人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文化之窗,他们见识到了外部世界的精彩纷呈,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走进在军局长的办公室,一位睿智、干练、眼里有光的中年人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在军。

          当我谈完想法后,在军局长说:“太好了!你创业才起步,就想到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真是难得。多年后,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他们一定会感恩你今天的的行动。”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活动的具体环节。

         他帮我联系了县团委领导,议定了活动时间。

         6月1日这天,在凯利家电大楼前,一场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助学活动隆重举行。我们一起为30名孩子发放了书包、铅笔盒、作业本等。

          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特别高兴。

         多年后,这些孩子天各一方,大部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此后,张在军老师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悉心浇灌,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的公开课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先后在全国、省、市级赛事中斩获多项大奖。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发表。

         期间,我们也多次通话交流。他为凯利家电的跨越式发展感到由衷地高兴,为我持续对教育奉献爱心连声叫好。

          沂蒙书屋搬到新址后,我第一时间前去参观学习,为书屋带去了电视机、饮水机等设备。

         新的沂蒙书屋就建在村头桃园的旁边,现有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藏书2万多册删,这里成了老乡们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忙了就种田,闲着就看书。他实实在在地把书本搬到了离老百姓最近的田间地头。

          我和在军这代人,对于“学习”二字,有着与今天孩子截然不同的体会。我们那时用的都是石凳、石桌、石笔,就像在军教学的复式班一样,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挤在一间屋里,科目都由一个老师教学,那种精神上渴望知识的“饥渴感”,是刻在我们那代人灵魂深处的共同记忆。

          我上学的时候正值特殊时期。第一年没有教材,一至五年级在一个教室,坐在木凳子上,石板和石笔就放在腿上,跟着高年级的学一样的内容。

          高中毕业,参加了工作后,我发现知识不够用,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跑到夜校去上提高班。学了两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1982年,在军踏上山村三尺讲台的第三年,电大开始招生。我积极备考,成为了汉语言文学班里16名计划内学生中的一员。授课内容是通过广播电台播放的。我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也没有教室,就在宿舍里。大家边听边做笔记,还用录音机录下来,过后再一遍遍听,一遍遍复习。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大家也相互提问,彼此督促。

          当时是采用学分制,要到市里参加统一考试。记得有两门课,第一次没通过。一门是《形式逻辑》,考了58分;另一门是古汉语,51分。看到成绩,我一下子懵了。开始不吃不喝,一遍遍地听,努力地学。最后,通过补考完成学分,顺利毕业。

         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1985年,因为喜欢读书,还喜欢写点东西,五金公司领导点名让我做文书。次年,我便因工作出色,成为办公室主任。当再次面对更高层次的提拔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进修学习,1990年才完成学业回来。

          三年后,我又踏进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总裁班的课堂。

          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不断拓展了我的认知视野,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

         这么多年来,从刚开始的下岗创业,面对着二百多名职工,近二百万元的债务,接人接债,带着大家穿越了最初的“泥泞”。到遭遇火灾、经营不佳等困境,我也是坚持“做事先做人,做人先读书”的理念,踏踏实实读书,踏踏实实做事。

         凭着诚信经营,凯利家电连续10年被中国市场学会授予“中国企业诚信经营单位示范单位”,连续10年被省质监局授予“贯彻执行三包规定先进单位”。我也连续八年评为中国企业诚信企业家。

         2025年建军节前夕,我再次去沂蒙书屋学习时,遇到了村里一位步履蹒跚叫王恒祥的老人。交谈中得知,他是一位曾在部队负过伤的退伍老兵。我问他退伍兵的情况,他和我详细作了介绍。除了他在部队被铁丝穿透肚子,落下了终身残疾外,还有的老伴从平屋顶上掉下来,自己靠卖一点点糖葫芦来积攒医疗费。还有的年龄大了,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我听完后,便有了慰问退伍军人的想法。

         几天后,我合资的军联超市开业。几个合伙人商定在沂蒙书屋开展一次“情系退伍兵”的慰问活动。

         我们带着大米、面粉、面条等生活物品,走进了书屋探望老兵。这微薄的物资,承载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敬意。

          因为一次次的爱心活动让我和在军老师结缘。他对知识的尊重,对阅读理念的传播,令人感动。

         在那个经济浪潮开始席卷一切的年代,多少人将目光投向能快速产生效益的领域,而张老师,却将他的心力与智慧,投向了那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的精神领域。

          沂蒙书屋,我精神的驿站。

          做阅读推广人,是我毕生的追求。

         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为沂蒙书屋这个全民阅读试验田播撒情和爱。无论走多远,都将努力为那些“明天的太阳”的升起,贡献我的光与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x/sanwenzhijia/2025-11-10/99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