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艺术 > 戏剧小品

柳琴戏艺术名家张金兰和张氏一派柳琴戏的六大特点(图文)

admin 戏剧小品 2023-09-17 19:52:1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张金兰(资料图)

柳琴戏艺术名家张金兰和张氏一派柳琴戏的六大特点

文/赵细溪

前言:惊闻柳琴戏苑长青树,张金兰先生驾鹤西去,甚是难过。

       这位以唱腔为笔,方言为墨,书写着柳琴戏发展史的“名角儿”,在演遍了人间悲喜后,悄然转身,只为我们留下了一派婉转华丽、荡气回肠的张派唱腔,在沂蒙大地上,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禅师说,缘深则聚,缘浅则分。可以说,我与张金兰先生的缘分,不浅。

      2015年年底,由临沂大学王秀庭教授申报的“柳琴戏艺术名家张金兰评传”立项,我有幸参与课题组,并承担起了采访、调研与撰写第一稿的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我与张金兰先生相谈甚欢,甚是投缘。如今,与先生永诀,整理出这些文字,算是做最后的送别吧……

张氏一派柳琴戏的六种特点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聊了张金兰先生的从艺经历,以及对柳琴戏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这一期,我们就再聊一聊:张氏一派柳琴戏的六大特点:

      其一,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以及演出时强大的情感爆发力。

      张金兰先生先天优越的嗓音条件,让她在演出时占足了先机。她的嗓音具有金属质感,听上去宛若上好的瓷器发生了碰撞,非常干净、清脆和悠远。

     高音区,有直冲云霄的力度,低音区,却又异常的柔和纯净。这种音质,与柳琴戏伴奏的月琴发声相吻合,两种音质纯净、清脆悦耳的声音,相辅相成,有效的形成了金声玉振、鸾凤和鸣的良好效果。

    众所周知,柳琴戏演唱的精髓,在于其拖腔部分,特别是女腔上行大跳小七度的拖腔,旋律高亢、优美,还带有一定的跃动性,这也是柳琴戏前期被奉为“拉魂腔”的主要原因。

     对于艺人来说,能否演唱好这一极富特色的拖腔,是关系到柳琴戏表演艺术成败的重要一环。事实上,上行七度的翻高拉音,以一般女演员的嗓音条件,是很难自如把握的,大部分只能借助小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声。

     张金兰则不同,其先天具备“金玉之声”,能轻松自然的用真嗓完成,并且,她从未在舞台上“倒过嗓”。当然,除了嗓音天赋,自幼就参与的、不间断的民间演出,也为其好嗓音的锤炼和打造,创造了一个基础。

     幼年从艺,培养出了张金兰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了其演出时入戏快,情感爆发力强的特点。这也是张金兰至情至圣的演出,为什么总能深深的震撼和感染者观众,让人为之着迷。

     这样的艺术特点,用张金兰先生的话说,就是:“唱苦戏,你就得叫人哭,唱喜剧,你就得叫人笑啊。”

     其二,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张金兰的柳琴戏声腔艺术,既有声的脆、甜,又不失腔韵的婉转、华丽。在发声技巧上,其科学地运用发声时声带运动的规律,以情带气,以气带声,腔从字音,字中行腔,有效地统一了用气与发声,发声与吐字,行腔与抒情之间矛盾,造就了其声音不仅有“清、脆、响”,还有“巧、俏、翘”的艺术特点,听上去,既流利顺畅又亲切自然。

    在唱腔处理上,张金兰讲究顿挫和节奏变化,只是这种多变的节奏若是处理不好,很容易就变成了上气不接下气的断断续续。张金兰巧妙的借助了自身的音域宽厚、音色澄清等先天嗓音优势,在行腔上一波三折,却又能恰到好处的做到珠圆玉润,在轻重缓急奔波不定的同时,更能做到收放自如,她抑扬顿挫、一气呵成的声腔艺术,紧“贴”民“声”,特别是“翘”起来的尾腔,干净利索,高耸入云。

    哭腔,也是张氏唱腔的一大特色,张金兰先生仿效加工了鲁南地区妇女哭丧的特点。在演唱中,“以情带气,以气带声”,用“拖”、“顿”、“叹”方式,来渲染悲伤的情感,引发听众共鸣。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点开下面的音频,一起听听张金兰先生演唱的“秦香莲”片段,感受一下我们本土柳琴戏名角,为我们带给的强烈艺术震撼力。说实话,这种震撼与感染力,已经很难找寻了。

而在表达细腻情感的“小腔弯儿”上,她则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合理变换花腔曲调;同时,在唱腔中,巧妙加入一些必要的虚词和衬字,使唱腔更加细腻、滑润,起到了“拉人魂魄”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行腔中的巧调儿,就是根据沂蒙山区妇女说话时,拖带的尾音弧度加工而成。这种多用在句尾处的效果,犹如北京地区姑娘们撒娇时带的“儿”字尾音。这一点,在王二英思夫的唱段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出来。张先生惟妙惟肖的演唱,幽默风趣的方言唱词,生动鲜活,常常让人忍禁不住的会心一笑。只要你入心的听上一段,就不能不为之沉醉、动容。

     再如,拉魂腔中有一种特殊的曲调,叫做“叶里藏花”。演唱时腔中裹词、以腔带词、词随腔行,多用于表现小旦羞涩的情绪,曲调非常优美。张金兰演唱此曲调时,格外强调重音和滑音的处理,并以巧妙停顿营造出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美妙意境。

     可以说,她将闺门女含蓄而优雅的情绪刻画的入木三分,极为出彩。用张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唱叶里藏花你得有巧,不能唱的很直。”

      这一点,在下面音频“花腔:叶里藏花”的小唱段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有兴趣,您可以点开欣赏感受一下

  其三“说”“唱”结合。张金兰先生的柳琴戏艺术表演,注重“说”与“唱”的内在关系与表现力。

      明代著名戏剧家魏良辅在《曲律》中认为“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我们可以理解为声音之美,源于歌词的清晰表达,而字腔,则需要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字为腔之质,腔为字之文。

      张金兰注重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她的行腔方式完全符合中国汉字的字韵规律。在咬字方面,要求字开头要有喷口,字腹必须圆润,字尾一定要归韵正确而且干净利落。张氏一派柳琴戏演唱在吐字咬字方面,更加注意念白与方言的结合,行腔则注重淳朴与乡土。

     她在表现情绪激动的唱段中,大量使用快速的垛板形式,形成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演唱特色,使人听来象是在念诵,却又具有腔韵的优美与律动;真正做到了“字清、音美、韵律动人”,从而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取得了步步紧逼、一气呵成、感人至深的艺术表现效果。

     听其戏,可不用看字幕,便清晰入耳,字字可辨。

     对此,群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张金兰的柳琴戏唱腔韵味浓,字正腔圆,吐词清楚,垛板赶词,句句入耳。”

     这种表演风格特色的形成,同样得益于张金兰先生青少年时期频繁演出,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如果唱戏基本功不扎实,就会造成行腔吐词中的“字包音”或是“音字打混”。

      正如张金兰先生所说:“戏全是靠熏出来的,记住了唱词就仔细琢磨,懂得了意思就可以自由发挥。因而在演唱时,我就比较注意先吐词,后使调门。”

      其四表演时的走心重情。张金兰先生在柳琴戏表演中,强调走心,她非常重视对感情走向的细腻刻画。对于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表演中倾注了真实的情感。张先生真正做到了在唱的过程中,传达思想、交流感情、表现情绪、描述情景。

      事实上,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演唱,如果缺少了真实而饱满的情感,就如同彩虹失去了七色,也就没有了吸引人的魅力与美感。张金兰先生的柳琴戏演唱,情、声、字、腔相映生辉,可以称之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古人曰“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也就是说,乐谱只写出曲调的框架,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对骨干音调(diao)进行润色,我们称之为“润腔”。“‘润腔’不仅是表达情性的,还有一定的技巧性,它是以情为中心,以各种润腔手法润饰,弥补曲调表达情感之不足,调整字与曲的矛盾,刻画性格及意境。”

      张金兰的柳琴戏表演,深刻挖掘作品人物内在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的掌握了情感表现的分寸。在整体和谐的基调上,运用各种腔韵处理的技巧手法,自小细节处进行细致的雕琢、精确的把握,力求将唱腔融入剧情。

      确切的说,她不是在音量音域方面追求极致,相反是在和谐的音量音域中,讲求“韵味”。

      在演唱过程中,张金兰先生非常注重情绪与字、腔的融合。情绪激动处,咬字吐词轻快敏捷;雄壮时,咬字吐词结实有力、庄重气派;拖长曲调时,咬字吐词圆滑连贯;抒情时,咬字吐词柔美和谐;慷慨激昂时,咬字吐词遒(qiu)劲有力。

     对剧中人物,张金兰先生进行了张弛有度、断连得心、强弱虚实、快慢交错等手段做了个性化处理,其在虚虚实实中,展现出的强烈情绪与情感,引发共情,给了观者回味无穷的遐想空间。

     说到底,还是张先生在柳琴戏自由性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带来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正如她自己所强调的:“我和他们唱的不一样。”

      是的,这里所谓的“不一样”,是张金兰用尽了心血在演唱,她将自己化为作品中人,用真情实感去体现人物情感,以真情打动听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点燃了观众情感的火花,震撼了戏迷们的心灵。最终,塑造出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张氏”柳琴戏声腔艺术。

      其以含情之声,塑腔成韵,赋予了地方戏曲无穷的魅力与韵味,达到了柳琴戏艺术表演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同样为柳琴戏表演,为什么张金兰演唱出来字声流动,韵味十足,而有的表演却枯燥干瘪,毫无特色的原因。而这种震撼的演出效果之秘诀,就是张金兰先生所说的:“表演要对人物倾注全部感情,手、眼、身、法要密切配合。”

      其五方言的土特性。这是张金兰的柳琴戏表演艺术,比较凸显的一个特点。她以语言的土特性,增加了演唱的亲切感,增加了幽默诙谐的特色,这也是吸引戏迷的一大特点。

      很显然,真正能体现出这一特点的,就是张金兰很多经典唱段中的腔调和道白的口语化、大众化、地方化。原汁原味的方言唱词,原本就带着跃动的诙谐风趣,这样的穿插表演可以“以一敌十”的将市井乡野的百姓生活,刻画的栩栩如生。

      张金兰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不仅把唱腔、念白与地方语言紧密地揉合为一体,而且还把表现内容、表演风格与当地人们的欣赏趣味、生活习俗了结合起来,进而使自己的演唱在通俗朴实、生动形象的基础上,增加了风趣幽默的可看性。

       就像在《王二英思夫》里的这句“到厨房和好了一块面,往外看来了俺二哥知心的郎,我这里意了无征啊……”这里的“意了无征”,就是标准的沂蒙方言,意同“恍恍惚惚”的意思;再如“我奄奄颤颤病在了床,我一步也不超半砖地,两步还在砖当央,(哎)未行动,这把扶着墙啊,肝乎打的我是肠子想啊……”中的“奄奄颤颤”意同“病病怏怏”,“肝乎打的我是肠子想”意同“相思入骨”等等。

       唱词的“口语化”,使张金兰的演唱变成了在戏迷耳边的亲切诉说,听着没有距离感,亲切自然又美不胜收,使观众对她演唱的柳琴戏“不听不能解其味,听后方觉余音缭绕,经久不散”。

       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点开以下音频去听一听“王二英思夫”,只要你是沂蒙人,就绝对能被感染到,真是的是极富感染力。

    其六,以唱词凸显出来的浓郁生活氛围。张金兰先生演唱的柳琴戏经典唱段,常常是“土”腔“土”语,白描似的当代沂蒙地区的生活场景,也是吸引戏迷观众的靓点之一。

     作为地方戏,张金兰面对的观众群体,基本在鲁南地区。戏中的“土味”,能拉近她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张先生以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生动、形象、直白且幽默”的方言魅力,在戏中进行了白描似的生活场景再现。表演期间,她不但展现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以柳琴戏表演艺术的手法,升华了老白皙的生活。

      如在《喝面叶》里的唱词描述:“到了清早,我还得下湖去锄地,到晌午我还得给驴把草割。我是又洗衣服(呀)又做饭。到晚来,还得在月亮下面纺棉花……我还替南院的大娘做了一条裤,又教会几个大姐扣花棵。”该唱段中所描述的“下湖去锄地”“给驴把草割”“洗衣服做饭”、“替南院的大娘做裤”、“教会大姐扣花棵”等场景,描述的都是当地农家妇女一天的生活经历,真实自然、朴实生动,其中的拖腔衬字,除了在演唱中增加乡土性的亲切感之外,还起到了衬托和强化人物喜怒哀乐的作用。

      再如《王二英思夫》中的这一段描述:“那公鸡含着一个蜀黍穗啊,牠是叽叽咕咕的唤母鸡,公鸡就在啊头里跑,那母鸡后面紧跟着,倒把公鸡赶急了,(啊)那个公鸡,牠二翅一鹏扑扑楞楞的飞到屋脊上,公鸡飞到屋顶上,往下看,闪的母鸡还愣愣的。”

       这种被用声腔艺术化了的生活场景,几乎在每个农家院都发生过。这种在演唱中的描述,令观众在戏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亲切感自然会油然而生。

       又如“到厨房和好了一块面,往外看来了俺二哥知心的郎,我这里意了无征,摸一把(呀啊),我的亲娘啊,我把那锅贴子糊在那是门框上(吆唉唉)。我的娘一见心生气,她把我拿把锁锁在高楼上(啊唉唉)……”再如“到厨房(是)刷刷大锅添上了水啊,这小锅熬菜馏馍馍,把菜熬有好几碗,馍馍馏有二十多。我把菜饭来办好,慌忙我就往托盘上搁。”,这段唱词中“锅贴子糊在门框上”、“大锅添水,小锅熬菜馏馍馍”等这些细致入微的生活画面描述,都是咱们老百姓耳熟能详、每天都要过一遍极普通的生活场景。

       张金兰就是这样,以腔做笔,方言为墨,巧妙的将沂蒙独有的生活特色,融与柳琴戏的艺术创造,拔高了来自民间却又高于民间的乡音魅力,让人民群众从她的表演中,获得共鸣,感受到乡土到艺术的神奇蜕变之美。

       可以说,她的柳琴戏中,包含着沂蒙地区的方言特色、语言风格、民风民俗民情,以及生活场景。从这个角度来说,张金兰先生的柳琴戏,也可以称之为“沂蒙民间文化的图腾”,特别是在普通话普及、方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发展趋势下,这些宝贵的柳琴戏遗产,已经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品,更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化石”。

       最后,套用细溪微信公众号文章“柳琴戏苑长青树张金兰先生小传”下面斌先生的留言:

一代宗师,梨园永著金兰韵;

千秋遗声,大地唱响拉魂腔。

       穿越时空会流年,流水板中,年轻的张金兰先生,沐浴着暖洋洋的春风,轻甩水袖妙开嗓,珠圆玉润的柳琴戏唱腔,自此,响彻沂蒙大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ys/xijuxiaopin/2023-09-17/80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