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人 > 革命人物

刘立封:保卫家园 保家卫国

admin 革命人物 2024-02-16 20:44:1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开国大校刘立封

       1966年,“二炮”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这支光荣的部队是在毛主席的亲自批准和周总理的亲自命名下建立的。

       在这个崭新的阶段,刘立封将军走入了这个历史性的画卷,成为“二炮”的第五任政委。刘立封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也是中国军事事业发展的生动注解。
 
青年岁月:奔赴抗战前线

       刘立封,1918年生于山东沂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在他成长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阴霾笼罩着华北地区。面对国民党的抗日失望,刘立封于1938年奔赴延安,投身八路军,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生涯。

       回到家乡后,他加入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参与了沂蒙山地区的对日战斗,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
 
解放战争:见证新中国诞生

       解放战争时期,刘立封在鲁中军区第9师政治部任职,继续在山东与敌人搏斗。随着华东野战军的成立,刘立封参与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刘立封见证了上海的解放,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胸怀

       新中国成立后,刘立封积极参与抗美援朝,投身朝鲜战场,保家卫国,捍卫了国家安全。1953年,他从朝鲜回国,被任命为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同时获得了大校军衔,成为开国大校。刘立封的战功和政治素养为他赢得了军中的崇高地位。
 
“二炮”时期:实现核心威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刘立封调至总后勤部,担任政治部主任,为军队的后勤保障贡献力量。1975年,他调至“二炮”,成为政治部主任。1982年,他接替陈鹤桥,成为“二炮”的第五任政委。在担任政委期间,他见证了“二炮”由起步阶段逐渐发展为国家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晋升中将:荣耀时刻的背后

       刘立封在“二炮”任内,于1988年晋升为中将。这一晋升并非仅仅是一个军衔的变迁,更是对他长期以来在军队建设、战略威慑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他的军衔晋升虽然在1988年实施新式军衔的背景下发生,但是这并非简单的形式变化,而是对他军事生涯的嘉奖,是他为国家军队作出的突出贡献的集中体现。
 
荣誉之后:军旅生涯的终章

        1990年,刘立封卸任“二炮”政委职务,时年72岁,已经超过中将的服役年限,因此选择了退役。他的退役并非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退役后,刘立封生活在北京,直至1996年因病离世。

        他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军旅经历,更是一段为国家、为人民、为军队无私奉献的英勇人生。


观点:英雄的本质在于无私奉献

        刘立封将军的一生,是中国军事历史的缩影,也是英雄气概的充分体现。他在抗战岁月中顽强拼搏,为国捐躯;在解放战争中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

         在“二炮”时期为国家核心力量的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退役并非结束,而是另一种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是英雄精神的传承。

        刘立封的一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英雄的本质在于无私奉献。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无怨无悔;在和平年代,他为军队建设、国家安全贡献余热。他的一生,是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对人民的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英雄的本色。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刘立封将军的爱国精神和英勇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岁月,英雄的力量都是推动历史前行的不竭动力。


        正如刘立封将军一生致力的信仰:“保卫家园,保家卫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愿我们铭记历史,汲取英雄的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

资料链接

        刘立封(1918~1996年),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镇埠前庄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委,中将军衔,1996年2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刘立封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五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山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二炮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立封1938年7月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刘立封历任陕北公学学员、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事、鲁中军区政治部巡视组组长、沂中县独立营副政委、鲁中军区警卫旅政治部组织股股长等职,参加了沂蒙山区反“扫荡”、反拉网“扫荡”和解放沂水城、葛庄、临沂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中军区第九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野战军八兵团二十六军后勤部副政委、政委等职,参加了胶济路反击战、平安、鲁南、莱芜、孟良固、进军豫皖苏、沙土集、洛阳、开封、雕杞、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八十八师副政委、兵团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司令部管理处政委等职,参加了第二次战役。1953年7月后,历任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济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1975年8月后,历任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在五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刘立封参加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在战斗中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多次立功受奖。抗美援朝期间,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并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1988年晋升为中将。
       第二炮兵作为确立新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核力量,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刘立封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调查研究、摸清这支高技术部队的建设规律上。他风尘仆仆,每年之中有大半时间都深入到基层,上高原,进深山,走戈壁,穿莽林,去哨所,下坑道,亲临发射现场,几乎走遍了战略导弹部队所处的大山戈壁的每个角落。驻扎在北方大山里的发射部队当时没有固定的营房,寄宿在老乡家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刘立封到部队第二天就开始腹泻、发烧,晚上要起夜七八次,每顿饭也只能是小米粥拌咸菜。即使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找干部谈话,了解第一手真实材料。第四天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蹲点下到连队,听连队干部汇报工作,召开基层官兵座谈会询问战士们有什么困难,冬天睡觉冷不冷,对领导和机关有什么希望和要求。随后又同连队干部一起看养猪场、养鸡场,了解副业生产情况,并深入到士兵宿舍虚寒问暖,面对面地进行鼓励鞭策。生活在基层的官兵见到这位高级首长如此平易近人,关心体贴下情,都非常感动。
       一个在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的哨所,仅有三个战士。刘立封步行40分钟的山路看望了他们,当了解到那里的气温比山下低十几度时,回到团里他专门嘱附团领导给他们每人增添一床被子。
      1985年,南方某工程团队在战略导弹阵地施工中,由于山体崩塌,连续发生大塌方,国防施工多次受阻,数名战士致残流血牺牲,部队士气受到影响。刘立封亲临这个团队巡视,摸清情况,帮助总结经验教训,寻求解决对策和方案,同时深入到随时可能发生大塌方的施工段面上,看望第一线官兵,于大家一一握手,鼓励大家重振老团队的雄风。他常说:“带兵领部队,就是要与部队在一起。不论是哪一级领导,如果不了解部队,高高在上,你作的决定就行不通,下面也会无所适从。特别是在部队最困难的时候,领导到现场与大家谈谈心,士气就会大不一样。”
       针对二炮干部家属就业及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他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在二炮一班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心大、行动快,使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适时解决,解除了二炮广大干部的后顾之忧。
       刘立封贯关心爱护官兵。1985年,位在南京安置的军职干部因患食道癌,住进了北京301医院,出院后仍需定期进行化疗,由于北京没有住房,就医十分不便。刘立封到医院探视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机关有关部门协商,在招待所为他解决了住房,并叮嘱尽力给予照顾和方便。尽管这位老同志后来因病情恶化去世了,但他的家人至今一提起刘立封关心帮助的情景,仍然感激不尽。政治部一位师职干部患癌症,他不仅亲自去看望,而且还亲自联系有关部门住院手术。医院因床位紧张一时难以安排,他又找到301医院的领导说明情况,使这位干部及时住院做了手术。由于治疗及时,重病痒愈,这位干部逢人就说:“是刘政委救了我一条命。”
       对中高级干部如此,对普通一兵他也是关怀备至,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战士们的心坎上。一次,刘立封到某团二连视察,连队干部在汇报中谈到两名后进战士早晨不起床,不上岗,“压床板”已有一个多月了。刘立封让炊事班做了病号饭,并亲自与连队干部一起送到两个士兵的床前。一位大军区领导亲自看望两个被称为“后进”战士的举动,使他们百感交集,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一个因家乡邻里闹纠纷,父亲被打伤住院,想回家去报复出气;另一个因女友被人“抢走”,想不通闹情绪。刘立封因势利导,教育他们通过地方政府和法律解决问题,并要求连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使这两名战士摆脱了困惑,振奋了精神的工作中,一人获嘉奖,一人受表扬。
       刘立封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生活俭朴,两袖清风。几十年来,刘立封的职务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他那种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老传统和好作风却始终没变。多年来,凡是自己能动手的事情,他从来不要秘书代劳。即使大会作报告,机关准备了稿子,他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插进许多生动的事例和翔实的数字。下部队进行调研,他都坚持自己作记录,需要给部队讲话或与部队领导交换意见,在征询随从人员的意见后,都由他自己准备,从来不要他人写稿子或代拟提纲。身为高级干部,外出乘火车享受软卧包厢待遇,可是每次他都让其他人员坐包厢,将铺位安排满,尽量节省车费。下部队从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并按规定如数结账,从不准下属接受部队相赠之物。
      一次,刘立封在某基地现场办公,白天整整跑了500公里的路程。回到住地就连年轻人也感到疲惫不堪,年近七旬的刘立封更感疲劳,没有去看电影就提前休息了。谁知住楼上的一位同志拧开停水的水龙头便去看电影了,来水后水溢了一地,下边正好是刘立封的房间,水顺着灯线流了下来,漏了刘立封一床。第二天秘书推门进去,见他坐在沙发上,原来昨晚房间漏水打湿了床铺没法睡,他就在沙发上坐了一夜,而不愿打搅大家。同志们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r/gemingrenwu/2024-02-16/84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