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沂蒙文化 > 民俗文化 > 婚丧文化

沂蒙生日习俗:祝寿

admin 婚丧文化 2022-12-30 18:42:4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祝寿这一习俗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在临沂现仍盛行。过去一般都是五十岁开始祝寿,现在大都是六十开始祝寿。在当地还有做大寿之说,即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等,这些以十为整数的寿诞,俗称大寿。这中间岁数的祝寿,形式都比较简单,特别在农村,只是自已的亲属在一起,吃饭喝酒庆贺。参加祝寿的人,只携带较少的礼品,以表敬贺之意。大寿,无论农村和城市,都比较重视,办得格外隆重。年岁越长,相对办得越隆重。祝寿这天,晚辈、亲戚、好友都带礼品前往。寿礼主要有寿联、寿桃、寿面、寿糕等以及比较鲜艳的服饰。祝寿仪式过去只有富贵人家比较重视,比较讲究。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民百姓也开始讲究,比较郑重。尤其是高龄大庆时,都做专门的布置和安排。在城市,许多宾馆设有专门房间,贴寿挂联,有的还请专门的司仪,办得很隆重。在农村,做寿仪式习惯都在中堂举行,有些富贵人家和比较讲究的人家,堂上挂一个大大的“寿”字,两旁挂上对联,常用的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祝福长寿之语。祝寿仪式开始,扶寿星坐于高堂。在座次上,无论来宾多大辈份,多大年龄,都不能坐正座,正座只能留给寿星,寿星坐定之后,再按辈份、年龄,以寿星为中心,从两侧依次排序就座。辈份和年龄最小的,在寿星的对面,多为南边就座。旧时,按照辈份、年龄、男女,分别给寿星磕头拜寿。这些年,这一礼俗逐渐淡化,只有很少家庭或高龄寿宴还采用这一礼俗。敬酒时,先是由司仪或席间辈份高的长者带领众客向寿星敬酒,称寿酒。然后再按辈份分批或单独敬酒。祝酒词通常是健康长寿、幸福安康、福星高照、子孙满堂等之类的吉祥语、祝福语。边饮边谈,问候祝福,同喜同乐。在祝寿和生日宴会上,都要上面条,称为长寿面。做寿无论从五十岁还是六十岁开始,一旦有开头,必须岁岁做,风雨无阻,不得间隔,更不能中断,否则子女谓之“不孝”,亲友谓之“失交”,同时也担心有不祥之兆。

        在有些地方,还信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把这两个岁数,作为人生一大关口。因此,这两个年份虽然也祝寿,但有意避开,要么说七十二或七十四,要么说八十三或八十五。这虽带有些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家人包括老年人图吉图利,向往长寿的心愿。

        临沭等县,在做寿方面还有独特的风俗。当地流传着“六十整、七十整,吃他(她)闺女的大圆饼(当地的一种杠子饼)”;“六十六,吃他(她)闺女的一刀肉”;“七十七,吃他(她)闺女的老母鸡”。意谓人到60岁、70岁,女儿家要送锅饼之类礼物给父母以示孝敬;66岁女儿家要送猪肉孝敬;77岁,女儿家要送一只老母鸡孝敬。这些礼俗均提醒人到老年时,女儿家应力尽孝顺之道。

         在临沂,过生日、祝寿现在比较普遍,借此亲朋好友相聚,庆贺祝愿,以表示长辈对下辈的厚爱和下辈对长辈的感激、孝敬之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h/minsuwenhua/hswh/2022-12-30/71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